第39章 舌战群雄(2 / 2)

那虬髯头领被噎了一下,张了张嘴,一时没找到话来反驳。混乱的库房导致急需时找不到东西的情况,他们确实都遇到过。

又一个精瘦的头领阴恻恻地开口:“哼,说得好听!还要事后印证?怎么,信不过咱们兄弟?觉得咱们会贪墨那点东西?寒了弟兄们的心,谁还给你卖命!”

高鉴转向他,语气依旧平稳:“这位头领言重了。非是不信,而是为了公正。印证,非为查偷查贪,而是为了核实用度,避免浪费。譬如箭矢,一场仗下来,耗损几何,补充几何,总需有个数。若人人随意支取,却无账可查,将来大王问起,各项开支用度如何,我等如何回答?若朝廷……若将来有缴获需分配,又如何能保证公平,不让拼命的弟兄吃亏?此法,正是为了不让实干者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乃是保护大多数弟兄的公平之举!”

那精瘦头领眼神闪烁,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一个脾气火爆的头领忍不住跳出来大骂:“放你娘的屁!老子不认字!哪来的印章?你就是变着法儿刁难人!”

高鉴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应答:“大王与诸位头领乃军中栋梁,岂能事事亲力亲为?绝非刁难。况且,大王已恩准为每位头领特制‘支取印’,以示权威,无需诸位自行烦恼。”

他巧妙地将“不识字”的难题化解,并抬出了高士达特制印章的恩典。

又有人质疑守卫权力太大,高鉴立刻反驳:“守卫之权,源于大王授命,只为执行法令,维持秩序。若人人守规,守卫便是虚设。其存在,恰是为了防止少数人不守规矩,侵害大多数守规弟兄的利益!若有疑议,可随时报于大王裁决,绝非守卫擅权!”

他环视帐内诸人,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头领!乱取乱用,看似便利一时,实则是掏空我军根基,乃取死之道!今日库房之混乱,诸位想必比高某更清楚!若遇官军围困,粮草能支撑几日?兵甲又有几成堪用?新法令非为束缚,实为活路!是为让我等高鸡泊弟兄,能活得更大,撑得更久,走得更远!”

他句句紧扣“公平”、“秩序”、“大局”和“实际利益”,将个人恩怨提升到集体生存的高度。每一句反驳都有理有据,直指痛点,让那些本想胡搅蛮缠的头领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反对。

帐内渐渐安静下来。头领们虽然依旧面色不虞,但眼中的怒火已渐渐被思索和犹豫所取代。他们不得不承认,高鉴说的有些道理,库房确实太乱了。而且高鉴始终站在“大王法令”和“为了大家好”的制高点上,让他们难以公开反驳。

高士达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地开口:“都听明白了?高总管句句在理,都是为了咱们好!以后都按新规矩办!谁再闹事,别怪某军法无情!”

高士达脸色稍霁,这才像是刚想起来似的,随意地指了指下首几位最重要的头领,对高鉴道:“高总管,来来,你也认认人。这位是张得水张头领,勇猛过人;这位是李清李头领,麾下儿郎甚是精锐;这位是孙雷孙头领,万夫莫敌……对了还有一位叫窦建德窦头领,如今独领一军驻扎西畔,也是俺们高鸡泊的兄弟,改天在介绍你认识。”

高鉴——行礼,默记下这些日后必然要打交道、甚至可能冲突的名字和面孔,尤其是问候过的几位。

大头领们互相看了看,虽然心有不甘,但见高士达态度坚决,高鉴又说得滴水不漏,也只好悻悻然地拱手应道:“……遵大王令。”

一场风暴,终于在高鉴的舌战之下,暂时平息。高鉴微微松了口气,但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的推行和执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