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鉴拿着高士达亲口批准、墨迹干透的库房法令,步履沉稳地回到库房区域。阳光驱散了些许寒意,却驱不散他心头那份即将面对风暴的凝重与隐隐的兴奋。
他首先找到刚刚拨付到他麾下的刘三刀及其手下(加上新拨的一伙,现在共有二十人)。这些人正聚在库房一角,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显然还没适应从战兵到库房守卫的角色转变。
“刘队正!”高鉴声音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意味。
刘三刀立刻带着人小跑过来,抱拳行礼:“高管事!”态度比昨日恭敬了不少,显然已得知高鉴再次面见大王并获增人手的消息。
“即刻起,带领你手下所有弟兄,守住库房各个出入口!没有我的手令,或是东海公的亲口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入库区,更不得支取一粮一草!若有强闯者,可按我昨日颁布的条令,先行扣押,再行上报!可能做到?”高鉴目光锐利地扫过这二十人。
“能!”刘三刀挺直腰板,大声应道。有了明确指令和大王背书,他们这些丘八执行起来反而干脆。
“好!去吧!分派岗位,严加看守!”
“是!”刘三刀立刻带人行动起来,二十名守卫迅速分散到库房区域的关键位置,原本散漫的气氛为之一肃。
接着,高鉴大步走进办公棚屋。那三位老夫子依旧伏在案前,但似乎能感觉到外面动静不小,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高鉴将手中法令原件放在桌上,沉声道:“韩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暂且停下手头工作。”
三人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他。
“东海公已核准新的库房管理条令。现需三位辛苦,将此法令原文,工整抄录三份。”高鉴语气不容商量,“抄录完毕后,请三位各自带领两名库房守卫,分别前往中军大帐前、营寨大门内侧、以及我们这库房大门外,寻醒目之处张贴公示!”
三位老夫子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为难和畏惧之色。去那些地方张贴?岂不是要成为众矢之的?
高鉴不等他们拒绝,继续道:“张贴之后,请三位先生便留在张贴处,轮流用大白话,向围拢过来的军中弟兄讲解条令内容,务必让大伙都听得明白,知道日后支取物资需按新规矩来!尤其是那‘支取印’和‘事后印证’之事,须重点解释清楚!”
这话一出,三位老夫子的脸都快绿了。让他们去干这抛头露面、甚至可能引来怒骂的差事?简直是要了老命!
“高…高管事…这…老夫等年事已高,口齿不清,恐难当此任啊…”钱老夫子颤巍巍地试图推辞。
高鉴面色一冷:“此乃东海公钧令!推行新法,刻不容缓!三位先生通晓文字,解说之事,非尔等莫属。莫非…三位欲抗命不成?”他刻意抬出了高士达。
听到“东海公钧令”四个字,三位老夫子顿时蔫了,再不敢多言,只得苦着脸,哆哆嗦嗦地开始磨墨抄写。他们写字极慢,仿佛每一笔都用尽了全身力气。
高鉴也不催促,只是耐心等待着。他知道,这第一步,必须走出去。
好不容易,三份抄录好的法令终于完成。高鉴指派了六名守卫,两人一组,“护送”着三位愁眉苦脸的老夫子,拿着浆糊和法令,前往指定的三个地点张贴。
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新法令的张贴和讲解,瞬间在高鸡泊营寨里炸开了锅!
最先躁动起来的是中军大帐附近和营寨大门口的士卒和低级军官。他们围在告示前,听着老夫子们磕磕巴巴、却又无比清晰地解读着新规矩——以后领东西要印章了?不能随便拿了?拿了之后还会有人上门核对?!
“凭什么!”
“哪来的鸟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