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秤杆上的认可(1 / 2)

老赵家低矮的土坯房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混合着干蘑菇、硝皮子和旱烟袋的复杂气味。一盏昏黄的煤油灯挂在房梁上,火苗跳跃着投下晃动的光影。老赵,叼着旱烟袋,蹲在炕沿边。一双眼睛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平静地扫过地上那个洗得发白、打着补丁、此刻却鼓鼓囊囊的粗布大筐。

王六子,缩着脖子,像一截沉默的树桩杵在门框边。脸上没什么表情,沾着泥污和干涸的血渍,嘴唇干裂。眼睛低垂着,死死盯着自己那双沾满泥巴、冻得通红的破棉鞋尖。背上那个沉甸甸的大筐已经卸下,肩头被筐绳勒出的红肿印子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刺眼。

老赵枯瘦的手伸进筐里,动作麻利地扒拉着。手指捻起一把晒得干透、散发着浓郁松脂清香的榛蘑,凑到煤油灯下眯缝着眼仔细看。又捏起几朵肥厚的黑木耳,放在鼻子底下用力嗅了嗅那股带着泥土腥气的干香。一双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放下手里的东西,手从怀里摸出那杆磨得油光发亮、带着铜星的老秤。秤杆乌黑,秤砣沉甸甸。

他把筐挂在秤钩上。枯瘦的手指稳稳地捏着秤杆尾端的细绳。一双眼睛死死盯着秤杆上那密密麻麻的银色秤星。秤杆微微颤抖着缓缓抬起。秤砣在秤杆上一点一点向后滑动。秤杆渐渐持平。

“起——”老赵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带着韵律的吆喝。枯瘦的手臂猛地一抬。秤杆稳稳地停在半空纹丝不动。

“二十二斤八两高高的。”

报完数,老赵一双眼睛扫过秤杆,又扫了一眼王六子那张枯槁没什么表情的脸。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他放下秤。枯瘦的手伸进怀里最贴身的衣袋摸索着,掏出一个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旧布包。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小卷用橡皮筋扎得紧紧的毛票,还有几张花花绿绿的粮票和布票。

他枯瘦的手指捻开橡皮筋,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毛票。动作缓慢,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数完毛票又数粮票、布票。最后,他把那卷毛票和粮票布票一股脑儿塞到王六子手里。声音嘶哑,平平淡淡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给。钱票。一等品最高价。一分不少。点点。”

王六子手颤抖着,像捧着滚烫的烙铁死死攥住那卷钱票。沉甸甸的,带着老赵手心的温热和汗渍。他眼睛死死盯着手里那卷花花绿绿的纸片。毛票、粮票、布票,白纸黑字红戳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他预想的多得多。

一股混杂着狂喜、激动和一种深不见底酸楚的暖流像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克制,烧得他浑身血液轰地一下涌上头顶,烧得他脸颊滚烫,烧得他喉咙发紧眼眶发酸差点哭出来。

但他死死咬着牙,牙龈都渗出了血丝,才把那汹涌的情绪硬生生压了下去。他手死死攥着钱票,指关节捏得咔吧作响青筋暴凸,喉咙里嗬嗬作响像破风箱漏气。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癫狂带着血丝的光芒,死死钉在老赵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声音嘶哑带着剧烈的颤抖和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劲儿:

“谢谢赵叔。不用点。信您。”

老赵一双眼睛平静地看着他。嘴角那丝细微的弧度又深了一分。他吧嗒抽了口烟,烟雾缭绕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