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猛地一跳,抱着快递盒回到办公室,指尖有些发颤地拆开包装。里面是一本精装的项目图册,封面印着“云境社区设计实录”,扉页上有一行手写的字:“林工,前期感谢支持,谨以此册留念。——顾时砚团队”
字迹不是顾时砚的,是他助理的字,她认得。可“前期感谢支持”这六个字,还是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她心里那层薄薄的伪装。她翻开图册,里面详细记录了项目的设计过程,从最初的概念草图到最终的施工落地,每一页都做得很精致。翻到中间时,她看到一张照片——顾时砚站在工地现场,手里拿着图纸,正在和工人沟通,背景是刚建好的下沉式花园,花园里种着几株常春藤,嫩绿的藤蔓顺着花架往上爬,生机勃勃。
照片下方有一行小字标注:“社区绿植选用常春藤,易存活,象征坚韧与陪伴。”
林未晚的眼泪忽然掉了下来,砸在照片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她想起以前和顾时砚一起种常春藤的场景,那是他们搬进小公寓的第一天,他从花店买回来两盆常春藤,说“这花好养,就算我们经常加班忘了浇水,它也能活下去,就像我们的感情一样,经得起考验”。后来那两盆常春藤长得很茂盛,藤蔓爬满了阳台的栏杆,每次她站在阳台,都觉得像是被绿色的温柔包裹着。
她离开那个公寓时,把常春藤留给了顾时砚。不知道现在它们还活着吗?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爬满了阳台的栏杆?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消息:“未晚,你看行业新闻了吗?顾时砚获奖了!厉害啊!”后面还加了个惊叹的表情。
林未晚盯着消息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回了个“嗯,看到了”。
苏晓很快又发来消息:“说起来,我前几天在商场遇到他助理了,听助理说他最近一直在忙项目,连饭都顾不上吃,人都瘦了好多。对了,助理还说,他还是一个人,没找新的对象。”
林未晚的心猛地一跳,指尖紧紧攥着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明明灭灭。她想起去年听说他单身时,心里那瞬间的心动,还有随之而来的清醒——他们之间隔着的,从来不是有没有新对象,而是那些没说出口的误会,那些错过的时机,还有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她关掉微信,拿起桌上的图册,翻到最后一页。封底印着项目的竣工日期,是去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夜。原来他跨年夜加班,是在为这个项目收尾。原来他发的那张加班照片,背景里隐约的灯光,是项目现场的灯光。
她忽然想起昨晚在笔记本上写的话:“新年快乐,顾先生。”原来在她对着手机屏幕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正在另一个地方,为了他们曾经共同的梦想而努力。
林未晚把图册轻轻放在桌上,指尖划过封面的“云境社区”四个字,心里忽然有些释然。或许他们就像两条曾经相交的线,虽然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但至少在交汇的那段时光里,他们一起照亮过彼此的世界。那些没实现的愿望,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都变成了彼此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支撑着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午后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带着温暖的温度。楼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远处的高楼鳞次栉比,这个城市依旧热闹而鲜活。她想起顾时砚在采访里说的“想做一个有温度的社区”,想起他手腕上的手表,想起那个带着裂痕的杯子,想起那些爬满阳台的常春藤。
原来有些思念,不一定非要宣之于口;有些遗憾,也不一定非要弥补。只要知道他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着安稳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
林未晚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顾时砚的朋友圈。他的最新动态还是那张加班照片,她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最后轻轻点了个赞。然后她关掉手机,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在旧项目的设计说明上认真地写了起来。
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她的笔尖上,也落在那份泛黄的草图上。图纸右下角的“顾”字,在光影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曾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