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返十八岁:我的学神之路 > 第165章 公开答辩与他的港湾

第165章 公开答辩与他的港湾(2 / 2)

妈妈抹着眼泪,紧紧握着她的手:“妈相信你!我女儿是什么样的人,妈最清楚!你就是太要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

爸爸沉默了很久,最终,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林晚照,最终落在沈倦身上,语气沉重却带着一种决断:“事情到了这一步,躲是没用的。晚照,爸爸没什么大本事,但一辈子行得正坐得直,我相信我的女儿。你们需要家里做什么,尽管开口。就算……就算最后结果不好,这个家,也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这朴实无华却重若千斤的话语,像一道暖流,瞬间冲垮了林晚照连日来强装的坚强堡垒。她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沈倦默默递上纸巾,看向林父林母的目光里,充满了感激与敬意。

父母带来的不仅仅是家乡菜的温暖,更是毫无条件的信任和最坚实的港湾。这份亲情的支撑,成了林晚照迎接最终挑战的、最宝贵的力量源泉。

公开答辩日,终于到来。

Z大最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前排是神色严肃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国际伦理委员会代表,后面是黑压压的媒体记者、学校师生以及各方关注此事的人群。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林晚照和沈倦穿着简洁正式的服装,并肩坐在陈述席上。她的手心有些冰凉,但当她侧头看到沈倦平静无波、仿佛蕴含着风暴的侧脸,以及他桌下悄然伸过来、紧紧握住她的手时,所有的不安都奇异地沉淀下来。

陈教授首先做了项目概述,强调了其重大的潜在医学价值。然后,轮到了“诺亚生物”的代表发言,对方言辞激烈,出示了那些精心伪造的“证据”,将林晚照和沈倦描述为为了学术成果不择手段、甚至可能涉及伦理犯罪的“帮凶”。

台下响起一片哗然和窃窃私语。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肩上。

轮到他们陈述了。

沈倦率先起身,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用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语气,开始逐帧分析对方提供的“证据”图片和文档,从图像处理的微小瑕疵、到元数据的时间戳矛盾、再到数据生成逻辑与项目实际算法根本对不上的致命漏洞……他用缜密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技术细节,如同外科手术般,将对方精心构建的谎言一层层剥开,暴露其内在的千疮百孔。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接着,林晚照站了起来。她调出了自己重构的、完整的数据链和算法演进过程,从最初的测试数据,到每一次迭代优化的记录,再到最终稳定版本的性能指标,所有步骤清晰可查,逻辑闭环完美。她重点阐述了算法设计中严格遵循的伦理边界,以及所有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与匿名化处理流程。她的陈述条理清晰,数据翔实,面对委员会成员犀利的质询,她对答如流,引用的文献和推导过程精准得令人惊叹。

两人一个负责揭露谎言,一个负责展示真相,配合得天衣无缝。报告厅内最初的低语和质疑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严谨和事实所折服的安静。

当林晚照展示出她如何利用算法,从公开的、匿名的医疗数据库中海量数据中,识别出与奶奶发病前类似的、极其微弱的异常信号特征,并强调这仅仅是“相关性探索”而非“人体实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更早、更无创的疾病预警工具时,现场许多人的眼神都变了。那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认可,更带上了对人性和未来的期待。

答辩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

当学术委员会主席最终敲下木槌,宣布休庭合议时,林晚照和沈倦几乎虚脱。他们相互扶持着走下陈述席,才发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等待最终宣判的时间,漫长而煎熬。

然而,就在合议结束前,沈倦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紧急信息,内容让他瞳孔骤缩:

「小心!沈家内部有人与‘诺亚’达成秘密交易,目标可能不仅是项目,还包括在最终裁决前……让你彻底失去发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