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饭时,爸爸犹豫着开口:“晚照,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或者,遇到什么麻烦了?我看你好像压力很大。”
林晚照心里一暖,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父母:“爸,妈,我是在做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可能会遇到一些……竞争。但我保证,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保护好我们这个家。你们相信我,好吗?”
妈妈伸手握住她的手,眼眶微红:“我们相信你。只是……别太累着自己。有什么事,一定要跟家里说。”
父亲的沉默,也是一种无言的信任。
这份来自家庭的、毫无保留的信任,成了她在外搏杀时,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铠甲。
几天后的深夜,林晚照正在尝试构建一个全新的、基于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信号识别模型,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加隐蔽的数据污染攻击。这是她超越任务要求的自主探索,难度极大。
就在她陷入瓶颈,对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眉头紧锁时,书桌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不是来信提示,而是……她自己佩戴的那枚、沈倦送的星轨纽扣,在没有任何外力触碰的情况下,竟然微微发起热来,同时,手机接收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仿佛来自极远之处的、混乱的电磁信号背景音!
这绝不是巧合!是沈倦那边出事了?!还是……这是他们约定的、某种极端情况下的求救信号?!
林晚照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猛地站起身,试图通过所有加密渠道联系沈倦,却石沉大海。“信鸽”系统没有任何新消息,那个每日报平安的脉冲信号也没有出现!
前所未有的恐慌攫住了她。她强迫自己冷静,回想沈倦之前教给她的应急程序。她迅速检查了所有数据备份的安全状态,确认家人无恙,然后,她启动了那个沈倦留给她的、只有在最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的、一次性的单向定位信标。
信标发出微弱的请求信号,试图锁定沈倦身上那个配对纽扣的位置。
等待的每一秒都如同凌迟。
几分钟后,定位信标反馈回一个极其模糊的、断续的坐标,位置似乎在……城郊结合部的一片待拆迁区域?而且信号极其不稳定,仿佛随时会消失!
他一定遇到了极大的危险!
那个坐标,是陷阱,还是他拼死传出的讯息?
林晚照看着屏幕上那个闪烁的、仿佛带着血色的坐标点,又低头看了看掌心那枚依旧微微发热的纽扣,没有任何犹豫。
她抓起背包,将必要的工具和那个一次性的【屏蔽力场发生器】塞进去,给父母留了一张“同学急事,晚归勿担心”的纸条贴在门上。
夜色深沉,少女孤身一人,奔赴那个未知的、危机四伏的坐标。
她的星辰可能即将陨落,她必须去。
哪怕前方是深渊,是刀山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