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雏凤清声(2 / 2)

这种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却又在她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悄然出现的支持,比任何直白的言语都更让她心动,也更让她心疼。他到底在承受着什么?那个“承诺”又是什么?

她没有回复亚历克斯的邮件,也没有立刻去点开那个云盘链接。她只是将这份来自远方的、沉重的牵挂与指引,默默收藏心底。她知道,现在的她,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触碰他世界的核心风暴。她能做的,就是继续飞得更高,更稳,直到有一天,或许能与他真正并肩,甚至……有能力去理解并分担他的重量。

周末,林晚照陪着奶奶去公园散步。初夏的公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奶奶走得很慢,却坚持不用她多搀扶。

“晚晚啊,”奶奶看着湖边练习滑板的少年们,慢悠悠地开口,“人这一辈子,就像划船。有的人跟你同一段路,到了岔路口,就得分开,各自往各自该去的方向去。强求不得,也别怨。重要的是,你自己这把桨,要握得稳,方向要认得清。”

林晚照搀着奶奶的胳膊,心里暖融融的。奶奶总是能用最朴素的话,点醒她。“我知道,奶奶。我现在桨握得挺稳的。”

奶奶欣慰地拍拍她的手:“那就好。至于那个跟你分开划船的孩子……”奶奶顿了顿,目光悠远,“他选择了一条风浪更大的水道,那是他的命,也是他的选择。你能做的,不是追过去,而是把自己的船划好,说不定啊,在更宽阔的入海口,你们还能遇上。”

奶奶的话,像一阵清风,彻底吹散了林晚照心中最后一丝因那通越洋电话而产生的纷乱与无力感。是啊,各自划好各自的船。她现在的航道,是国家级竞赛,是更广阔的物理学世界。

带着这份沉淀后的平静与坚定,林晚照终于点开了亚历克斯发来的云盘链接。里面果然是大量关于拓扑绝缘体、量子霍尔效应、马约拉纳费米子等前沿领域的综述和论文,很多都是英文原版,但沈倦在不少关键处都做了简洁的中文批注,如同他当年的笔记一样,直指核心。

这不再是应试的宝典,而是引领她看向星空的望远镜。

她开始了新的探索。这一次,没有系统的紧迫任务,没有竞赛的明确目标,只有纯粹的好奇与求知欲。她啃着那些艰深的论文,查阅着相关的科普资料,沉浸在微观世界奇妙的规律与对称性中。她发现,一旦跳脱出应试的框架,物理学展现出的瑰丽与深邃,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宿主进入自主深度学习模式,知识体系构建速度提升。检测到对物理学纯粹的热爱驱动,符合系统深层培养准则。”系统的评价带着一丝赞许。

她感觉自己像一块重新吸饱水的海绵,每一个细胞都在欢欣地汲取着养分。这种不为任何外在目标,只为满足内心好奇与探索欲的学习,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快乐。

然而,就在她沉浸于这片新发现的知识海洋时,王老师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由于她在省级决赛中的优异表现和展现出的创新潜力,学校决定推荐她参加下个月在京市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物理学创新论坛”,这是一个与竞赛并行、更侧重于前沿科学洞察和跨学科交流的高端平台,名额极其有限。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晚照,”王老师看着她,眼神中充满期待,“去见识一下更顶尖的同龄人,听听学术界大师的讲座,对你开阔眼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很有好处。”

新的挑战,不期而至。

国家级竞赛的备战需要继续,而这个创新论坛,则像一扇突然打开的新窗户,外面是她从未见过的风景。

林晚照握着论坛的邀请函,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关于拓扑物态的复杂方程,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她的翅膀已经足够坚硬,可以承载她飞向更远、更高的地方。

只是,在那片更广阔的天地里,是否会再次听到,来自遥远大洋彼岸的、熟悉的振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