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这么快理解就好。” 刘在石的语气透着欣慰,“你的天赋和基础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我近几年见过的最出色的新人。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可以和你交流得更深入一些。综艺这条路很长,一时的闪光靠急智,长久的口碑则靠的是这种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同伴的体贴。”
接着,刘在石又将话题引到了更远的未来:“贤宇啊,我听说……你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的消息很灵通,但语气是关心而非打探。
“是的,前辈。刚刚起步,名字叫op Eant。” 金贤宇坦然相告。
“op……很有想法。” 刘在石沉吟片刻,声音变得有些深远,“自己做工作室,不容易,但自由度也更高。看你之前的创意,还有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像只是满足于做一个成功的艺人。有没有想过,在未来,除了做嘉宾,也在内容策划,甚至制作方面,有更多的发展?”
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一个普通综艺新人的关心范畴,触及了金贤宇的核心蓝图。金贤宇心中微动,谨慎而坦诚地回答:“有在思考和学习。我认为内容的源头很重要,希望能有机会参与到更深层次的创作中。”
“很好的志向。” 刘在石的语气中带着鼓励,“这个行业,需要既有想法又有能力的新血。以后在节目上,或者私下里,有任何关于策划、关于这个行业的想法,随时可以找我讨论。不要有负担,就当是同行之间的交流。”
这句话,无疑是一个重量级的承诺和邀请。意味着刘在石正式将金贤宇纳入了自己的“专业交流圈”,这是一种极高规格的认可。
通话持续了约半小时,大部分时间是刘在石在分享他多年的经验和观察,金贤宇则适时提出疑问或表达见解。与其说是前辈教导后辈,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与一位他看好的、拥有精密海图的年轻舵手,交流航行的心得与远方的天气。
最后,刘在石以一句温和的叮嘱作为结束:“好了,时间不早了,就不多打扰你了。贤宇啊,保持住你现在这份清醒和冷静,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很优秀,未来的路很长,一步一步走扎实。下次录制见。”
“非常感谢前辈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您也请早点休息,下次见。” 金贤宇郑重地道谢。
电话挂断,听筒里传来忙音。办公室里恢复了寂静,但金贤宇的心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放下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夜景,眼神却比之前更加深邃。
这通深夜来电,其价值远超任何公开的赞誉或物质的奖励。它代表着韩国综艺界标杆性人物对他的最高认可和私人接纳。这不仅仅是一份“护身符”,更是一座通往行业核心资源与智慧的“桥梁”。刘在石所代表的,不仅是人脉,更是一种专业精神、行业口碑和无可撼动的正面形象。获得他的真心赏识和引导,对金贤宇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
这意味着,他在这个圈子的根基,已经不再是凭借“先知”信息取巧建立的沙塔,而是得到了最坚实基石的加固。
金贤宇缓缓靠向椅背,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却无比扎实的笑意。第一卷的征程,以这通来自“国民c”的、充满期许的深夜电话作结,无疑是一个最完美的注脚。它预示着,破晓已然过去,真正波澜壮阔的白昼,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