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的手指还停在镜头盖内侧的刻痕上,那行字在紫外灯下泛着微弱荧光:“他们用光说话。”
他缓缓放下手,目光移向铁皮柜。郑同德魂魄刚才又动了——不是重复塞底片的动作,而是抬起手指,轻轻点在柜体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一下,两下,像在敲某种节奏。
沈墨正低头翻看对讲机传来的技侦反馈,眉头紧锁。“网安还在排查郑同德的加密存储,暂时没找到文件上传记录。”
“他不会存在网上。”丁浩低声说,“如果田凯能查到,早就动手了。”
“那你认为在哪?”
丁浩没有回答,而是蹲下身,将紫外线灯斜照向铁皮柜侧板。红光混着紫光交织成一片暗沉的晕影,柜体表面漆皮斑驳,但就在靠近地面的接缝处,一道极细的反光线浮现出来——不像是裂缝,倒像是两块金属拼合时留下的对齐标记。
他伸手轻推,纹丝不动。
“你觉得这里有机关?”沈墨走近,压低声音。
“不是推。”丁浩摇头,“是触发。老郑一辈子和显影打交道,他知道怎么藏东西。光能显影,也能开门。”
他说完,从口袋里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光源调节器,调至特定角度,让紫外线以三十度斜射入缝隙。几乎同时,一声轻微“咔”响从内部传来,柜体下方一块约手掌大的金属板向外弹出半寸。
沈墨迅速伸手将其完全拉开,露出一个隐蔽夹层。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张用锡纸严密包裹的底片,边缘贴着一张小标签,上面写着:**047-92**。
“找到了。”丁浩呼吸略沉。
他戴上手套,小心取出底片,拿到安全灯下展开观察。黑白影像逐渐清晰——深夜的码头仓库外,一辆黑色轿车停靠在阴影中。田凯站在车旁,正将一个布包递给另一名男子。那人背对着镜头,身形瘦高,但右手抬起时,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一道弯月形疤痕。
而田凯手中递出的布包一角,隐约可见一本册子的硬壳封面,上面印有模糊纹路:缠枝莲与篆书“宣统三年”。
“这是……文物账本?”沈墨凑近,“省厅督办的那个!”
“宣统年间的私运名录原件,半年前从晋南博物馆库房失踪。我们一直怀疑有内鬼参与转运,但没抓到交接实证。”
沈墨立刻掏出对讲机,接通指挥中心。“确认目标身份关联性,重点排查近期出入边境口岸、携带古籍类物品的人员。另,立即比对手腕带疤男子的面部特征,调取全市交通卡口数据。”
通讯刚结束,丁浩忽然感到胸前玉片一震。
不是温热,也不是刺痛,而是一种急促的颤动,像是被什么力量猛地拉扯了一下。他抬眼看向放大机旁,郑同德魂魄正剧烈晃动,双唇开合,却没有声音。他的手势变了,不再指向铁皮柜或放大机,而是猛地抬手,掌心向前,做出一个明确的“止步”动作。
紧接着,魂魄转头,死死盯着门口方向。
丁浩心头一紧。
“怎么了?”沈墨察觉他的异样。
“有人要来。”丁浩声音压得很低,“不是警察。”
沈墨眼神一凛,迅速收起对讲机,扫视四周。暗房只有一个出入口,门虚掩着,外面走廊安静无声。
“你说的是……感觉?”
“我说的是事实。”丁浩将底片重新包好,塞进特制避光袋,贴身收进内袋。“这张片子不能离身。”
沈墨没再追问,他知道丁浩从不开口无据之言。他快步走到门边,轻轻拉开一条缝查看,随即退回。
“技术队刚刚撤离,现场只剩我们。按流程,接下来应该封门。”
“那就别等了。”丁浩走向工作台,顺手拿起一瓶未开封的定影液放在桌角,“先把这地方控制住。”
沈墨明白他的意思。两人默契配合,一人守住门口视野,一人检查所有通风口与电路箱。丁浩则再次闭眼,将玉片贴于太阳穴,试图捕捉更多残留信息。
消毒水味依旧浓烈,但这一次,记忆碎片出现了新内容——田凯站在工作台前,手里拿着拆下的快门组件,反复翻看内部结构。他低声问:“你有没有扫描过那卷底片?”
郑同德坐在椅上,喘息沉重,却仍摇头:“我没碰你的相机。”
“那为什么有人说,照片已经传出去了?”
“也许……是你心里清楚它拍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