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方舟的秘密(1 / 2)

那艘自万古冰层下显露真容的萨玛拉扎方舟,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静静地横陈在探险队面前。它通体覆盖的厚重冰甲,在极地惨淡的天光下折射出幽蓝的寒芒,与周围无垠的雪白形成令人心悸的对比。船体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与其说是船只,不如说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巨型艺术品,每一道弧线都蕴含着超越时代的科技美学。

五人站在冰原上,仰望着这庞然大物,心中除了尚未平息的震撼,更添了几分近乎朝圣般的敬畏。风卷着雪粒,抽打在他们的防寒面罩上,发出细密的声响,却仿佛是在催促他们前行。

“我们……要进去吗?”林小满的声音隔着面罩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按捺不住的好奇。眼前的方舟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渺小之感。

“当然要进去。”黄砚舟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他的目光锐利,如同鹰隼般扫视着方舟巨大的船体,寻找着可能的入口,“这不仅是一艘船,更是萨玛拉扎人留给我们的最后讯息,是他们文明的集大成者。我们必须弄清楚,他们为何要将它封存于此,又希望我们用它来做什么。”

他的话语驱散了众人心中最后的一丝迟疑。埃里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用随身仪器探测方舟外壳的能量反应,阿卜杜勒教授则激动地记录着船体上那些巨大而复杂的发光符号,试图与脑海中新获得的知识相互印证。

他们沿着冰坡艰难地向下,靠近那巨大的船体。近距离观看,更觉其宏伟。船壳是一种非金非石的暗色材质,触手冰凉,却异常光滑,仿佛能吸收光线。最终,他们在靠近船首下方的位置,发现了一处与周围船壳几乎严丝合缝、但隐约可见环形纹路的区域。

“这里应该就是入口。”黄砚舟判断道。他尝试着用手推动,纹丝不动。埃里克上前,用仪器扫描,发现门扉边缘有几个微小的凹槽,其形状与他们之前在各地遗迹中见过的某些关键符号类似。

“可能需要特定的‘钥匙’,或者……某种能量共鸣。”埃里克推测道。

就在这时,林星晚手腕上那枚传承自母亲的银镯,似乎受到了某种感召,竟自行散发出了柔和而持续的白色光晕!那光晕如同呼吸般明灭,与方舟船体上某些符号的闪烁频率隐隐契合。

林星晚心中一动,她抬起手腕,将散发着微光的银镯缓缓靠近那看似毫无缝隙的入口区域。

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就在银镯靠近的瞬间,那环形纹路的中心,悄然亮起了一圈与银镯光芒同源的柔和白光。紧接着,一阵极其轻微、宛如叹息般的气流声响起,那扇巨大的、与船壳浑然一体的圆形门户,如同绽放的花瓣般,悄无声息地、优雅地向内滑开,露出了一个灯火通明、散发着温暖干燥空气的内部通道。

门内透出的光线驱散了南极的酷寒,也照亮了五人脸上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银镯……”林星晚看着自己手腕上那仿佛被赋予了新生命的饰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与宿命感。它不仅是母亲的遗物,不仅是“指引之证”,更是开启这最终秘密的钥匙。

“我们进去。”黄砚舟握住她的手,给予她一个坚定的眼神,率先迈步,踏入了这艘沉睡万年的方舟。

门在他们身后无声地闭合,将南极的严寒与风雪彻底隔绝。

方舟内部的情景,再次超出了他们所有的想象预判。

没有预期中复杂的机械管道,也没有拥挤的居住舱室。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个无比空旷、高远、仿佛没有尽头的巨大空间。其穹顶之高,让人产生置身于古老神殿般的错觉。而最令人震撼的,是构成这广阔空间墙壁的材料——那并非冰冷的金属,而是一种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温润如玉的特殊物质。

在这无边无际的、发光的墙壁之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镌刻着无数图案、符号与文字!那不仅仅是萨玛拉扎的文字,还包含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乃至许多他们完全无法辨识,但能直观感受到其系统性与复杂性的古老字符。这些刻痕并非死物,它们仿佛拥有生命,其中流淌着细微的、各色各样的光流,如同知识的血脉在缓缓奔腾。

这些镌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精细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星图,标注着无数星辰的运行轨迹与特性;有详尽描绘不同大陆地貌、洋流、矿脉的地理图谱;有展示人体经络、草药特性、外科手术手法的医学图解;有阐述能量转换、物质结构、机械原理的科技蓝图;更有许多描绘哲学思辨、社会结构、艺术创作的画面与文字……

这哪里是一艘船?这分明是一座移动的、承载了整个人类古往今来(至少是萨玛拉扎人所知范围内)智慧结晶的——永恒图书馆!

“天……天哪……”阿卜杜勒教授激动得几乎无法站稳,他颤巍巍地走到一面墙壁前,伸出颤抖的手,想要触摸那些流淌着智慧光辉的刻痕,却又怕亵渎了这份神圣。“这……这是知识的海洋!是文明的基因库!萨玛拉扎人……他们不仅保存了自己的文明,他们还在漫长的航行中,收集、整理、融合了世界各地、各个时代的智慧精华!他们是在为整个人类文明,建造一个最后的备份,一个希望的种子库!”

埃里克也被眼前这浩瀚的知识之海彻底征服了,他痴迷地看着墙壁上那些远超现代理解的科技原理图,喃喃道:“太不可思议了……这里的许多知识,足以让我们的科技水平飞跃数百年,甚至更久……他们早就掌握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力量。”

林小满则被那些描绘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生活、劳作、祭祀、欢庆的场景深深吸引,仿佛透过这些冰冷的刻痕,触摸到了那些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鲜活脉搏。

黄砚舟和林星晚并肩站立,环顾这无尽的知识之壁,心中充满了同样的震撼与沉重。这份遗产太过厚重,厚重到让人感到窒息。萨玛拉扎人将如此庞大的知识宝藏封存于此,绝不仅仅是为了留给后来者一份礼物。这更像是一种托付,一种在面临某种巨大威胁时,为文明留下的最后火种。

“他们预见到了什么?”林星晚轻声问道,她的声音在这空旷的知识殿堂中引起轻微的回响,“是什么让他们觉得,需要将这一切如此谨慎地隐藏起来?”

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沿着这巨大的“图书馆”中央一条略显空旷的通道向前走去。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微微抬高的平台。平台之上,矗立着一个造型奇特、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控制台。控制台呈半圆形,表面光滑如镜,布满了无数细微的、如同星辰般闪烁的光点。

而控制台最核心的位置,镶嵌着一块拳头大小、纯净无暇、散发着与林星晚银镯同源同质柔和白光的宝石!那宝石内部,仿佛有星云在缓缓旋转,深邃而神秘。

几乎不需要任何指引,一种源自血脉与本能的冲动,让林星晚不由自主地走向控制台。她抬起手,轻轻褪下腕间的银镯。那银镯在她掌心微微发热,仿佛在与控制台上的宝石相互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