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星核的源头(2 / 2)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在每个人脑海中炸响!

人造的伴星!那颗指引他们跨越重洋、穿越迷雾、历经生死的神秘星辰,其源头,竟然是萨玛拉扎人以鬼斧神工之技,在这地球尽头创造出的一个奇迹!

“他们不是在观测星辰,”埃里克喃喃接口,眼中充满了对那远古智慧的无限敬仰,“他们……他们是在创造星辰!以大地为基,以冰原为皿,以星空为蓝本!这……这简直是神只般的手段!”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石破天惊的发现中,心神激荡难以自持之际,那一直静静矗立在地下空间中央的冰蓝色星核,仿佛被他们的到来和话语所触动,骤然间,毫无征兆地,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沛然莫御的强烈光芒!

那光芒并非刺眼欲盲的爆发,而是一种温柔的、如同水银泻地般的浸染。冰蓝色的光辉如同潮水般瞬间充盈了整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将一切都笼罩在那梦幻般的光晕之中。与此同时,一股温暖、浩瀚、却并不让人感到压迫的精神能量,如同母亲的怀抱,轻柔地包裹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紧接着,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五个人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清晰地“看”到了一段不属于他们记忆的、流动的影像!那并非通过眼睛视物,而是直接烙印在意识深处的信息洪流!

影像的开始,是这片亘古冰原的荒芜景象。然后,出现了穿着奇特白色保暖衣物、面容轮廓深邃而坚毅的萨玛拉扎人。他们运用着某种散发着微光的工具,在这极寒之地开凿、建造,巨大的石块在他们手中如同积木般被精准地垒砌,最终,这座宏伟的石塔和其下的地下空间初具雏形。他们围绕着那初生的、光芒微弱的冰蓝色星核,举行着庄严而神秘的仪式,吟唱着古老悠扬的歌谣……

接着,影像变换。星核的光芒越来越盛,最终,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一道凝练如实质的冰蓝色光柱,如同逆流的瀑布,猛地从星核顶端冲天而起,穿透石塔,穿透冰原上空浓厚的大气层,直射入深邃的宇宙!那光柱在脱离地球引力后,并未消散,而是在某种复杂力场的约束下,缓缓凝聚、收缩,最终在近地轨道上,稳定成了一颗散发着柔和冰蓝色光辉的……人造星辰!正是那颗指引他们一路前来的“伴星”!

影像继续流淌。伴星稳定运行后,萨玛拉扎人建造了巨大的、流线型的、如同纺锤般的金属方舟,它们搭载着精英的学者、探险家和文明的种子,借助伴星的指引和洋流的帮助,从南极出发,驶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太平洋的萨玛拉扎主城、复活节岛附近的观测站、百慕大的迷雾之屿……他们将天文、航海、建筑、能量运用的知识,播撒到他们抵达的土地,与当地的原始文明进行着交流与融合,践行着他们“连接东西,守护安宁”的宏大誓言……

这段跨越了数千年的文明史诗,如同快进的默片,却又带着无比真实的情感冲击,在五人的脑海中缓缓落幕。他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文明的崛起、远征与……最终的沉寂。影像的结尾,是逐渐空旷的萨玛拉扎城市,是最后一批守护者凝望伴星的不舍眼神,是文明的火种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黯淡,只留下这些沉默的遗迹和这颗依旧在跳动的星核,等待着未来有缘人的到来。

影像结束的瞬间,那充盈地下空间的冰蓝色光芒,如同完成了最后的使命,开始急速收敛、黯淡。巨大的星核不再如同液体般流转,其内部的银色星河仿佛耗尽了最后的能量,逐渐凝固、消散。

最终,在五人怔怔的、带着无尽感慨与伤感的注视下,那巨大的冰蓝色星核,发出了一声轻微得几乎无法察觉的、如同叹息般的嗡鸣,然后,整个庞大的结构,从内部开始,化作了无数细碎的、闪烁着最后一点微光的冰蓝色光点。

这些光点,如同拥有了生命的萤火虫,又像是挣脱了束缚的精灵,轻盈地、无声地飘飞起来,它们在空中盘旋、舞动,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然后,它们如同归巢的乳燕,分别朝着黄砚舟、林星晚、林小满、埃里克和阿卜杜勒教授五人飘来,毫无阻碍地、温柔地融入了他们的额头,消失不见。

没有疼痛,没有不适,只有一股温暖而浩瀚的洪流,瞬间席卷了他们的意识之海。无数关于萨玛拉扎文明的知识碎片——星图的解读、能量的运用、航海的技巧、历史的片段、乃至那种对星空与海洋的无限热爱与敬畏之情,如同涓涓细流,开始缓慢地与他们的记忆和认知进行着融合……

地下空间内,重新恢复了寂静与昏暗,只有穹顶上那些象征星辰的符号,还在不知疲倦地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见证着这一切。

那巨大的、作为源头的星核已然消失,但它承载的文明与记忆,却以一种新的形式,在这五个来自遥远东方的探险者身上,找到了延续的可能。

黄砚舟缓缓睁开眼睛,看向身旁同样眼神复杂、恍如隔世的林星晚,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无法磨灭的、属于一个伟大文明的印记。

知识的传承,已然完成。但他们的使命,似乎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