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 第165章 新城长公主的敌意

第165章 新城长公主的敌意(2 / 2)

见夏挽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她这才躬身行礼,默然退到十数步开外。

“长公主殿下想与妾身聊什么?”夏挽看向新城长公主,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愈发清晰。

新城长公主蹙着描画精致的眉,显然极厌恶这恶劣的天气。

她示意夏挽一同走向不远处的赏雪亭,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嫌恶。

“本宫最讨厌这般大雪天。每年冬日,手上、脚上那些年少时落下的冻疮便会复发,又痒又痛,钻心蚀骨般难受。”

步入亭中,隔绝了漫天风雪,她轻轻拂去斗篷上沾染的雪粒,动作优雅,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她并未看夏挽,目光落在亭外被风雪模糊的景致上,仿佛自言自语般说道:

“夏安人,知道么?本宫···很讨厌你。”

这突兀而直白的话语,让夏挽微微一怔。

她与这位长公主素无往来,今日甚至是第一次正式照面,这莫名的敌意从何而来?

“妾身愚钝,不知何处冒犯了长公主殿下,还请殿下明示。”

夏挽稳住心神,语气依旧保持着恭敬与平静。

新城长公主没有直接回答夏挽的问题,而是将视线重新投向亭外苍茫的天地,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飘忽的回忆与难以磨灭的伤痛。

“我的母亲,只是这皇宫内,一个最卑微不过的宫女。”

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只因一次意外,被醉酒的先帝临幸,这才有了我。”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极其苦涩的弧度,带着无尽的自嘲。

“可惜啊,庭掖的彤史之上,并无只字片语的记录。先帝···更是从未承认过我的存在。

于是,我便像这宫墙夹缝中生长的野草,自生自灭,身为一个公主,实则活得连个体面的宫女都不如。

母亲生下我没几年,便郁郁而终。

只有一个好心肠的老嬷嬷,看我可怜,将我拉扯长大。”

她的语调平缓,却仿佛压抑着惊涛骇浪,那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是经年累月的委屈与不甘。

“那时我年纪小,不懂什么权势地位,最大的愿望,不过是盼着嬷嬷年岁到了,能放出宫去,届时我若能得些微薄赏赐,定要好好奉养她,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新城长公主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那是属于遥远过去的、仅存的一点温暖念想。

“可是,自从南昌侯打了败仗的消息传回京城,我的一切,都天翻地覆了。”

新城长公主的目光骤然变得冰冷,她转向夏挽,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积压了许久的怨怼。

“抚养我长大的嬷嬷,被贤太后派人带走了。

我跑去贤福宫,跪在那冰冷坚硬的宫门外,磕头磕得额角鲜血淋漓,只求贤太后能放过她。

你知道贤太后当时,是如何对我说的吗?”

她不需要夏挽回答,那双漂亮的眼睛里弥漫开浓重的讽刺与悲凉,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声音微微扬起,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

“贤太后说,大宴败了,羌族凶悍,必定要求娶皇室公主和亲,以换取边关安宁。她希望我能代替她的临安去和亲!”

新城长公主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我哭着问她,如果···我拒绝呢?”

新城长公主的眼神空茫,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那个跪在冰冷地砖上,无助颤抖的自己,

“然后,她身边的宫女,就在我面前,‘哐当’一声,丢下了一把匕首。

贤太后就那样居高临下地看着我,声音冷得像是腊月的冰碴子。

她说,要么,我乖乖代替临安去和亲,待我离京那日,她会将嬷嬷安然无恙地送到我身边,随我一同去羌族;要么···我和嬷嬷,就一起‘暴毙’,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深宫里,就当我们从未存在过。”

她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亭中显得格外刺耳凄凉。

“我不想死,夏安人,我真的不想死。所以,我认命了。我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命,生在皇家,却卑贱如尘的命。”

她的语气陡然一转,带着一种被命运反复戏弄后的尖锐愤怒,目光如针般刺向夏挽。

“可是偏偏!就在我已然心死,准备认命远嫁的时候!

你的父亲,夏侍郎!却在朝会之上,慷慨陈词,提出了那个‘增边贸,与羌族通商’的奏议!

在知道消息的那一刻···我几乎以为我看到了老天爷垂怜,给了我一丝生机!

我以为朝廷不再需要牺牲一个公主去和亲了!我以为我终于可以不用去那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我以为···我终于可以挣脱这既定的悲剧命运了!”

新城长公主向前逼近一步,她死死地盯着夏挽,眼中燃烧着压抑已久的、名为“希望”却又转化为更深绝望的火焰。

“但是结果呢?你们夏家,给了我这溺水之人一根浮木,却又在我刚刚抓住,以为能靠它上岸的时候,亲手将它斩断!

朝廷采纳了通商之策,省下了大笔的岁银,充盈了国库,却没有人提起公主和亲!他们用通商抵了银子,却不愿意抵我这条命!我还是得去!必须得去!”

她的声音带着泣血般的颤抖与恨意。

“所以,我讨厌你们姓夏的!我讨厌你父亲,也讨厌你!”

“你们夏家···你们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什么都不要做!从一开始,就不要给我任何虚妄的希望!”

风雪似乎更急了,呼啸着灌入亭中,卷起她银狐裘斗篷的绒毛,也吹动夏挽的裙摆。

新城长公主站在夏挽面前,娇艳的面容因激动和积压多年的怨恨而微微扭曲,那双本该明媚动人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泪水、委屈、不甘和浓烈得化不开的迁怒。

夏挽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五味杂陈。

她终于明白了新城长公主看到自己时这种奇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