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近乎虚脱的身体,萧无涯艰难地爬出寒潭,瘫倒在冰冷坚硬的玄冰地面上。刺骨的寒意从身下传来,却反而让他因过度消耗而有些昏沉的头脑清醒了几分。他剧烈地喘息着,白汽在眼前迅速凝结成霜,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碴摩擦般的痛感。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就地盘膝坐起,也顾不得身下冰寒,迅速服下几颗恢复灵力的丹药,开始运转《正阳护体》功法,梳理体内近乎枯竭的经脉,同时回味并巩固着方才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异变中的收获。
丹药化作暖流,缓缓滋润着干涸的经脉,驱散着深入骨髓的寒意。随着灵力一丝丝恢复,萧无涯的心神也彻底沉静下来。
他仔细内视,发现经过寒潭之力的极致压迫与那场能量乱流的冲击,自身的经脉似乎被拓宽了一丝,也变得更加坚韧。更重要的是,他清晰地感知到,体内那缕由幽冥魔气炼化而来的初生煞种,以及怀中残玉所蕴含的、更为精纯的上古煞气,与自身《正阳护体》的纯阳灵力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稍触即发的对立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寒潭那至阴至寒的环境,以及“清心式”的持续调和下,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力量,仿佛都被磨去了些许棱角。尤其是他最后冒险引导煞气适应漩涡的举动,虽然凶险万分,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心中微动,再次尝试。这一次,并非在危机逼迫下的无奈之举,而是有意识地、小心翼翼地调动起那缕蛰伏在左臂经脉深处的微弱煞种。
心念甫动,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灰黑色气流,便自煞种中分离出来,沿着一条此前从未涉足、却仿佛天然存在于他感知中的偏僻经脉,缓缓游走。这条路径,正是《蜀山剑史·残卷》中描述的,属于《戮魔十三剑》的基础煞气运行路线之一!
与此同时,他保持着《正阳护体》功法的主循环,纯阳灵力在主要经脉中奔腾不息,如同温暖的江河。而那缕细若游丝的煞气,则如同一条冰冷的暗流,在另一条平行的、狭窄的河道中悄然流淌。
冰与火,正与煞,两种本该激烈冲突的力量,此刻在他精细入微的掌控与寒潭环境残留的“安抚”效应下,竟然形成了一种极其脆弱的、短暂的平衡与共鸣!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他仿佛能“听”到纯阳灵力的奔腾之声,也能“感”到煞气暗流的冰冷死寂。两者并行不悖,互不干扰,却又在某种更深层次上,隐隐呼应,构成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强大的整体框架。
他尝试着将这一丝煞气,引导至持剑的右手。
过程依旧艰涩,经脉传来熟悉的刺痛与冰寒,但比起之前那种如同刀割斧凿、随时可能失控的反噬感,已然好了太多。在寒潭中与煞气“搏斗”的经历,让他对这种力量的特性有了更深的体会,掌控力显着提升。
终于,那一丝灰黑色的煞气,成功萦绕于他的指尖。
他并指如剑,对着前方虚空,轻轻一划。
没有动用丝毫灵力,仅仅是凭借着这一丝煞气本身。
“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