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体验团与水下新发现(1 / 2)

朝阳初升,为白沙湾的海面铺上一层碎金。

林海站在合作社新挂的“休闲渔业部”牌子前,看着苏晓月和小芳给首批十二名体验游客分发赶海小桶、橡胶手套和防滑胶鞋。

这些来自县城和邻市的游客,大多是通过林海那意外走红的短视频慕名而来。

“咱们白沙湾的滩涂,就像个天然宝库,潮水一退,螃蟹、蛤蜊、蛏子都藏在

林海一边熟练地示范如何使用铁钩和盐瓶捕捉蛏王,一边观察着游客们的反应。

孩子们兴奋地尖叫,大人们也跃跃欲试,这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特意避开了南部那片出现异常的区域,将体验活动安排在资源丰富且安全的东部浅滩。

凭借【寻踪手套】的微弱感应(他刻意压制了其效果,以免太过惊人),他总能“恰好”指引游客发现隐藏的猫眼螺或挥舞大螯的青蟹。

一位带着女儿的母亲在林海的指导下,挖到一只巴掌大的兰花蟹,高兴得直呼“这150元一人的体验费太值了!”仅这一批游客,就为合作社带来了1800元的直接收入。

——

送走心满意足的游客,林海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

他划着小船来到南部礁石区外围。上次发现的病变生蚝和行动迟缓的螃蟹,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他再次戴上【寻踪手套】,集中精神,试图感知那片区域的“气运”流向。

反馈回来的不再是清晰的海货位置,而是一种……黏稠、阻滞的感觉,仿佛那片海水本身“生病”了。

他小心采集了不同深度的水样和沉积物样本。

过程中,他意外地在一条石缝深处,摸到几枚触手冰凉、表面异常光滑的鹅卵石。

它们黑得深邃,与周围粗糙的礁石格格不入。林海心中一动,将它们收入囊中。

——

合作社的实验室里,秦雨正对着显微镜和一堆数据皱眉。

“林海,你带回来的水样和病变样本分析结果很怪。”

她指着屏幕上起伏的曲线,“这片区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活跃,某些厌氧菌的数量远超正常值,这或许能解释生物为何生长加速却又出现病变。

但让我想不通的是,能量波动读数非常不稳定,时高时低,完全没有规律。”

她拿起林海带回来的那几枚黑色鹅卵石,用检测仪扫描了一下,脸上露出讶异:“更奇怪的是这些石头……它们似乎在持续散发一种极其微弱的能量场,但这种能量场很杂乱,不像紫藻林或者海底圆盘装置那样稳定有序。我感觉,它们不像是能量的‘源头’,倒像是某种能量冲刷后留下的‘沉淀物’或者……‘干扰器’。”

林海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南部礁石区的异常,可能不是能量通道自然变化,而是有‘人’做了手脚?”

“不排除这个可能。”秦雨神色凝重,“这种手段很隐蔽,不像常规的科学方法。我需要时间做进一步分析。”

——

傍晚,林海查看系统界面时,发现气运值悄然上涨了5点,达到 【55\/100】。

他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缘由:成功组织首次付费赶海体验,意味着合作社开辟了全新且稳定的财源;而对南部礁石区异常的调查,代表他正在积极应对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系统认可这种“稳健发展”与“化解风险”的行为。

他没有立刻兑换新工具,决定再积累一些。

意识扫过虚拟屏幕,一个名为 【环境净化孢子(初级)】 的新选项若隐若现,需要60点气运值。

介绍显示,它能缓慢分解特定污染物,净化小范围水域。林海心中有了计较。

——

夜里,林海独自在办公室完善苏晓月起草的《白沙湾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他看着初步拟定的价格表:半日赶海体验150元\/人,夜钓活动200元\/人(含装备和指导),海礁采蚝(限定区域)80元\/人(可带走两斤)……如果运营顺利,这将成为合作社继紫藻、传统渔获之后,又一个稳定的现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