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深度超出深潜器的工作范围,勘探队决定先返回水面,重新制定计划。
回程途中,孙副总找到林海,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我们公司有一台可以到达三百米深度的载人潜水器,但要调过来需要时间。如果你们同意,我们可以暂停勘探,等设备到位后再继续。”
林海明白这个建议背后的含义——蓝鲸公司想要独占更深层的发现。
他婉拒了这个提议:“合作协议规定所有勘探活动都要双方共同参与。我们可以等待,但必须一起进行。”
回到合作社后,林海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他详细汇报了今天的发现,特别是能量通道连接各个资源点的情况。
“这些海底装置似乎在监控整个海域的能量流动,”秦雨分析道,“而紫藻的异常生长说明,这种能量对生物体会产生影响。”
老根叔担忧地问:“这种能量会不会对人有危害?”
秦雨摇摇头:“从目前的数据看,这种能量很微弱,更像是一种信息传递或者监测系统。但更深层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会议决定,在下次勘探之前,合作社要加强对海域的日常监测,同时加快紫藻的研究进度。
下午,林海协助社员们处理今天赶海收获的海货。除了他自己捕获的,其他社员也收获颇丰。今天合作社总共收获各类海货预计能卖出五千二百元。
在处理海货的间隙,林海注意到码头附近的海水有些异常。
一些平时少见的鱼类聚集在浅水区,表现得异常活跃。
他取了一些水样,准备让秦雨检测。
傍晚,林海查看虚拟界面时,发现气运值已经增长到35\/100。
最近的发现显然对气运积累有很大帮助。
他注意到,在发光晶体的影响下,界面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可兑换物品:【深海探测信标】,需要60点气运值。物品说明显示,这种信标可以探测深海环境并传递数据。
“也许这个信标能帮助我们探查那个异常信号源。”
林海心想。
晚上,秦雨的水样检测结果出来了:海水中某种微量元素的浓度明显升高,这种元素正好是发光晶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海底装置可能正在释放这种元素,”秦雨推测,“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紫藻生长加速,以及鱼类行为异常。”
深夜,当合作社陷入沉睡时,林海独自来到海边。月光下,海面平静如常,但他能感觉到,海底正在发生某种变化。
他取出一个发光晶体,放在沙滩上。晶体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蓝光,似乎在回应着远方的某种呼唤。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海面上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光带,从远方一直延伸到海岸边。
这道光带的位置,正好与全息影像中显示的能量通道重合。
林海立即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现象。
随着时间推移,光带越来越明显,最后在藻类实验室的方向汇聚成一个光点。
这个发现证实了能量通道的真实存在。海底装置与岸上实验室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
第二天清晨,林海早早来到藻类实验室。
令他惊讶的是,仅仅一夜之间,紫藻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藻体表面出现了细小的结晶,成分与发光晶体完全相同。
“它们在吸收海水中的特殊元素,并在体内结晶。”
秦雨兴奋地记录着这一现象,“这可能是紫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或者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生命过程。”
与此同时,合作社的日常赶海也有了意外收获。
一个社员在浅水区发现了一些罕见的彩色海胆,这种海胆在高端海鲜市场能卖到每只两百元。
似乎,海底装置释放的能量正在对整个海域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林海站在实验室窗前,望着远处的海面。
他知道,他们正在接近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可能会彻底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知。
而在那片深邃的海底,更多的秘密仍在等待着探索者的到来。
随着能量通道的真相逐渐揭开,一段全新的冒险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