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他从未见过的藻类蓬勃生长,它们并非想象中柔软随波逐流的水草,而是形态各异,充满了生命的力度。
有的像巨大的、半透明的棕色羽毛,高达数米,随着暗流优雅摇曳;有的则如同精致的红色鹿角,枝桠丛生,构成复杂的立体结构;还有一些是深紫色的带状藻,如同华丽的绸缎,绵延铺展……
这些藻类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繁复、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色彩斑斓的珊瑚虫附着在藻类的茎干上,各种体型较小的鱼虾在藻林间穿梭、栖息,寻找着食物和庇护所。
这里的光线已经十分昏暗,但藻林自身似乎散发着极其微弱的、不同颜色的生物荧光,星星点点,宛如海底的星空,美得令人窒息。
“发现目标藻林,状态良好,生态系统非常丰富。”
林海通过水下对讲系统,向水面报告,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带一丝沙哑。
“收到!画面很清晰!太壮观了!”秦雨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尝试采集不同形态的藻类样本,注意安全,避开可能缠绕的区域。”
林海稳住身形,小心翼翼地向藻林边缘靠近。他取出特制的采样袋和工具,开始选择性地采集那些形态奇特、颜色罕见的藻株。他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对这片珍贵的生态群落造成破坏。
在采集一株呈现出瑰丽蓝紫色的、形如松萝的藻类时,他的手套不小心碰到了一块隐藏在藻丛深处的、颜色暗沉近乎黑色的礁石。
就在触碰的瞬间,异变突生!
那块“礁石”表面,突然亮起了数道幽蓝色的、如同电路板纹路般的荧光线条!这些线条迅速蔓延,勾勒出一个约莫脸盆大小的、不规则形状的生物轮廓!
那根本不是什么礁石,而是一种伪装能力极强的未知海洋生物!
林海心中一惊,猛地向后缩手,同时将灯光聚焦过去。
那生物被灯光和触碰惊扰,表面的蓝色荧光纹路急速闪烁了几下,仿佛表达了某种不满或警告。
随后,它那看似坚硬的外壳边缘微微翕动,喷出一股微弱的水流,整个身体如同融化一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旁边更茂密的藻丛深处,消失不见,只留下几点逐渐暗淡的蓝色荧光残影。
整个过程不过两三秒钟,快得让人几乎以为是幻觉。
但林海确信自己看到了。那绝不是普通的海洋生物!那种精准的伪装,那种独特的荧光反应,都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林海?怎么了?画面刚才晃动得很厉害。”秦雨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关切。
“没什么,不小心碰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林海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惊涛骇浪,没有详细描述。他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且这件事太过蹊跷,他需要回去后和秦雨私下仔细研究。
他定了定神,继续完成了采样工作,收集了五六种不同的藻类样本,放入采样袋中密封好。
随后,他按照预定计划,在藻林外围进行了一段短时间的观测和录像,记录了这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尽管遇到了那个小小的意外,但首次下潜探索总体上是成功的。
他们确认了珍稀藻林的存在,获取了宝贵的样本和影像资料。
上浮的过程按部就班,严格遵守了减压程序。
当林海的头部终于露出水面,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看到等候在旁的“海溪号”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秦雨和船上的社员将他拉上船,帮他卸下沉重的装备。
“怎么样?
“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片深邃的海域。
他的脑海中,依旧回荡着那瞬间亮起的、诡异的蓝色荧光。
他采集到的藻类样本,被秦雨如获至宝般地接过去,立刻开始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记录。
这些样本可能蕴含着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但林海知道,这次探索最大的收获,或许并不是这些看得见的藻类,而是那个隐藏在藻林深处、能够模拟礁石并发出神秘荧光的未知生物。
它是什么?它和这片藻林有什么关系?和那个神秘的金属圆盘又是否有联系?
一个个疑问盘旋在林海心头。这片深蓝之下,隐藏的秘密,似乎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