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声东击西与海底微光(1 / 2)

接下来的两天,白沙湾合作社显得格外“高调”。

林海亲自带队,组织了四条船,大张旗鼓地前往之前发现金鳞鱼群的冷水团海域进行“持续性捕捞作业”。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自然也落入了某些有心人的耳中。

那辆黑色越野车果然再次出现,远远地停在能观察到码头动向的位置,如同一个沉默而阴冷的观察者。

“海哥,那辆车又来了。”

一个年轻社员压低声音对林海说。

林海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那个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让他们看。阿水伯,今天动作搞大点,多下几网,鱼获多少不重要,阵势要足!”

“明白!”

阿水伯会意,指挥着船只在海面上来回穿梭,撒网、收网,弄得水花四溅,看起来忙碌无比。

实际上,这两天的收获远不如第一次,只捞到了一些零散的金鳞鱼和普通经济鱼类,总共卖了不到一万元。

但林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暗处的眼睛相信,他们确实将重心放在了这片新渔场上。

与此同时,秦雨通过海洋大学的渠道,以“科研采样”的名义,低调地租赁了一套小型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和一台高精度侧扫声纳,设备悄悄运抵,存放在合作社仓库里,并未引起外界注意。

林海则利用这两天时间,一边配合演戏,一边仔细研究意识海中那副由金属圆盘激发出的沉船导航图。

位置、水深、周边地形、可能的入口……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揣摩。气运值也在这稳步的筹备中,缓慢增长到了 【58\/100】。

——

第三天凌晨,天色未明,海面上弥漫着比前几日更浓的海雾。

真正的行动开始了。

码头边,“海溪号”做好了准备,但这次船上只有林海、阿水伯和秦雨三人。另外几条船则按照计划,依旧前往冷水团海域进行“常规作业”,用以迷惑对手。

“都检查好了吗?”林海低声问。

“声纳和RoV都调试好了,电池满格。”秦雨检查着设备,确认道。

“船况良好,燃油加满。”阿水伯拍了拍船舷,信心十足。

“出发!”

“海溪号”如同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出码头,借着浓雾的掩护,驶向了与冷水团完全相反的东北方向——那里,是“福昌号”主沉船沉睡的海域。

船舱内气氛紧张而兴奋。

秦雨操作着侧扫声纳,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海底的地形数据。林海则手握金属圆盘,闭目感应,不断微调着航向。

“根据圆盘指引和之前的信息,应该就在前面这片海域了。”

林海睁开眼,指着一片看似平常的海面,“水深大概在五十到六十米,靠近那片暗礁区边缘。”

阿水伯小心地操控船只减速,在目标区域外围缓缓巡弋。

秦雨紧盯着声纳屏幕,试图从复杂的地形回波中找出异常。

“有发现!”秦雨突然指着屏幕上一处模糊的、规则的凸起阴影,“这个形状……不太像是天然礁石!”

林海精神一振,凑过去看。那阴影轮廓隐约能看出长条状,与周围崎岖的海底地貌格格不入。

“放RoV下去看看!”林海当机立断。

秦雨熟练地将小巧的RoV放入海中。通过连接的光缆,操控台上的屏幕实时传回了水下画面。

一开始是昏暗的海水,偶尔有好奇的鱼群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