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云眼中闪过欣赏的光芒:“很超前的理念。那对于合作社的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短期来看,我们会继续扩大紫藻林的种植面积,同时尝试深海养殖。长期的话...”
林海顿了顿,看向远处的大海,“我希望白沙湾能成为一个典范,证明渔业社区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存,并且过上富裕的生活。”
采访结束后,沈舒云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帮助苏晓月整理起合作社的档案。
令苏晓月意外的是,沈舒云对渔业经济的理解相当专业,不仅很快理清了复杂的账目,还提出了几个改进合作社管理的建议。
“沈小姐对渔业很了解啊。”苏晓月忍不住说道。
沈舒云笑了笑:“我大学辅修过海洋经济,后来在基金会也参与过几个渔业社区发展项目。说实话,像白沙湾这样既有传统根基又有创新思维的合作社,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她顿了顿,看向窗外正在与社员交谈的林海:“特别是林社长,他很有远见,也很有魅力。”
苏晓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轻“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傍晚,林家准备了丰盛的海鲜晚餐,招待沈舒云和合作社的核心成员。席间,沈舒云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建议。
“林社长,我在想,白沙湾是否可以发展休闲渔业?今天我体验了赶海,那种发现和收获的喜悦,是很多城市人梦寐以求的体验。如果能够组织小规模的赶海体验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合作社的收入来源,还能传播海洋文化。”
林海放下筷子,认真思考起来:“这个想法不错,但我们需要谨慎规划,不能打扰到日常生产和海域生态。”
“这个放心,我可以帮助你们设计一套方案。”
沈舒云热情地说,“基金会也有相关资源,可以协助推广。初步估算,如果运营得当,这项业务每年能为合作社带来十到二十万元的额外收入。”
桌上的人都震惊于这个数字,纷纷讨论起来。只有苏晓月默默收拾着碗筷,走进了厨房。
林海注意到她的异常,跟了进去:“晓月,你没事吧?今天看你一直不太对劲。”
苏晓月背对着他,声音有些低沉:“没什么,只是有点累了。”
“是不是沈小姐的到来让你觉得...”林海试探着问。
苏晓月转过身,打断他:“她确实很优秀,见识广,又有能力,对合作社的帮助也很大。”她停顿了一下,声音更轻了,“而且,她看你的时候,眼睛里有光。”
林海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什么,温和地笑了:“晓月,无论谁来,无论她有多优秀,合作社的会计永远是你,我最信任的人也永远是你。”
苏晓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又低下头:“我去给大家添茶。”说着,端起茶壶快步走了出去。
晚饭后,林海送沈舒云回住处。月光下,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林社长,谢谢你今天的招待和分享。”沈舒云在门口停下,“我可能要在白沙湾多待一段时间,基金会同意了我深入调研的申请。而且...”她微微一笑,“我个人也对这里很感兴趣。”
林海点点头:“欢迎之至,白沙湾永远向真心喜欢它的人敞开大门。”
回到家中,林海发现苏晓月还在合作社办公室核对账目。他走过去,将一杯热茶放在她面前:“别太累了,明天再忙吧。”
苏晓月接过茶,轻声问:“沈小姐回去了?”
“嗯。”林海在她对面坐下,“她说要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做深度调研。”
苏晓月“哦”了一声,没再说话。
林海看着她,突然说道:“晓月,你还记得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吗?就我们几个人,什么都不懂,连账本都记不清楚。是你一点点摸索,建立了现在的管理制度。没有你,合作社走不到今天。”
苏晓月终于抬起头,眼中有些湿润:“真的吗?”
“当然。”林海真诚地说,“你是我最重要的伙伴,无人可以替代。”
苏晓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今晚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夜深人静,林海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月光下的大海。
沈舒云的到来确实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视角,但也搅动了白沙湾平静的生活。
他不知道这份变化最终会引向何方,但他确信,只要坚守本心,依靠那些一直支持他的人,白沙湾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