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值稳稳停在67点,林海却发现海面上的勘探船又多了一艘。
当他从海底捞起那个刻着“福”字的木箱时,远处快艇的马达声已经清晰可闻。
---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刚刚恢复平静的白沙湾。
林海站在码头,深吸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视野中的UI界面清晰显示着【气运值:67\/100】。
箭头微微颤动,指向村西那片被台风洗礼过的礁石区。
“海哥,今天还去收蟹笼吗?”小军骑着三轮车过来,车上装着新补的渔网,“昨天那根沉木可真是意外之财,赵经理说要是还有这样的料子,他朋友全收。”
林海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远处海面上新出现的一艘勘探船。
两艘标着“海洋资源开发公司”的船只,正一左一右地停泊在“三礁口”外围,像两只盯着猎物的海鸥。
“去,不过得快点。”林海收回目光,“我总觉得那些勘探船的人也在打蟹笼的主意。”
两人驾着“海溪号”出发时,海面还风平浪静。
但林海注意到,那艘熟悉的白色快艇也同时离港,不近不远地跟着他们。
今天的蟹笼收获异常丰富。
第一个蟹笼被拉出水面时,里面不仅有大大小小的梭子蟹,还缠着几条色彩斑斓的珊瑚鱼,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条通体银白的珍稀鱼种。
“这是...银月鲳?”林海仔细辨认,“市场上起码五百元一斤,这一条就有两斤多!”
紧接着,第二个蟹笼更是让两人目瞪口呆。
笼子里除了常规海获,竟然夹带着几个锈迹斑斑的瓷片,上面隐约可见青花纹路。
“这...这是海捞瓷?”小军声音都抖了。
林海强压激动,小心地将瓷片取出。
就在这时,那艘白色快艇突然加速靠近,船头站着的还是那个戴墨镜的中年男子。
“朋友,收获不错啊!”男子高声喊道,“我们公司正在这一带做海洋资源调查,可以给你们提供技术支援。”
林海不动声色地将瓷片收进船舱:“谢谢好意,我们小本经营,自己摸索就行。”
男子也不纠缠,笑了笑便指挥快艇离开。
但林海注意到,他们绕了一圈后,在“福昌号”沉船的大致坐标附近减速,似乎在进行水下扫描。
返航途中,林海借口检查渔网,悄悄将瓷片拿给同船的秦雨看。
“这是清代民窑的青花瓷片,”秦雨仔细端详,“看釉面和纹饰,应该是外销瓷。如果完整器皿,价值不菲。这些碎片虽然破损,但也能卖给一些收藏爱好者,这几片大概能值两千元左右。”
林海心中一震。瓷片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福昌号”沉船的存在和价值。
下午,林海以修缮台风损坏的防护网为由,召集合作社成员开会。
他故意模糊了发现瓷片的具体位置,只说是收蟹笼时偶然所得。
“最近外来船只频繁,大家要多留个心眼。”林海提醒道,“特别是晚上巡逻的时候,注意有没有陌生船只靠近养殖区。”
老根叔抽着烟袋:“小海说得对。我昨晚守夜时,好像看到有船灯在‘三礁口’那边亮了大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