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值稳稳停在55点,林海却感觉那片深蓝海域的召唤愈发强烈。
他知道,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能揭开沉船的秘密。
---
清晨的海雾还没完全散去,林海已经站在合作社新扩建的暂养池边,看着池子里游动的海鲈鱼和石斑鱼。
苏晓月拿着账本走过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林海哥,昨天送到海悦酒店的三十五斤海鲈鱼,赵经理按四十一斤结算,一共一千四百元,钱已经打到合作社账户了。”
苏晓月说着,递过账本,“这个月合作社的毛利应该能突破六万元。”
林海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远处海平面。
三天后的夜晚,将是他尝试探索“福昌号”沉船的关键时刻。
“晓月,今天我想试试新到的蟹笼,放到村西那片礁区去。”
林海收回目光,“你帮我记一下出海的油费和人工成本。”
“好,你小心点。”苏晓月轻声叮嘱,眼神里带着关切。
上午九点,林海和阿水伯的儿子小军一起驾着“海溪号”出发了。
船上装着二十个新买的蟹笼,每个笼子里都精心放置了诱饵。
“海哥,我爹说村西那片礁石底下梭子蟹特别多,就是水流急,下笼子要选对位置。”
小军一边整理绳索一边说。
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出海,对周边海域了如指掌。
林海微微一笑,视野中的UI界面显示着【气运值:55\/100】,旁边的箭头明确指向西边礁区。
凭借气运系统的指引,他能找到最佳的布放点。
到达目标海域后,林海指挥小军将蟹笼逐一沉入海中。
他特意选择了几个水流相对平缓的礁石缝隙,这些位置是系统箭头特别指示的“高气运区域”。
“好了,让它们在水里待一天,明天早上来收。”
林海拍拍手,“咱们先去把前天下网的地笼收了。”
收地笼的过程总是充满期待。
当第一个地笼被拉出水面时,里面已经困住了不少海货:三只不小的青蟹、几条黄鳍鲷,还有一堆活蹦乱跳的明虾。
“海哥,这收获可以啊!”小军兴奋地说,“光是这三只青蟹,市场上就能卖两百多!”
林海笑了笑,继续拉着下一个地笼。
这一网的收获更加丰富,除了常规海货外,竟然还有一条两斤多的东星斑!
“哇!东星斑!”小军惊呼,“这鱼酒店收购价起码三百元一斤,这一条就能卖六百多元!”
林海小心地将东星斑放入活水舱,心里计算着今天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