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月接过,熟练地清点、记录,抬头温柔一笑:“今天收获不错呀。正好,秦雨姐刚发来消息,说根据她最新的水质监测数据,村西那片礁区最近微生物活动活跃,可能有利于贝类生长,建议我们这几天可以去看看,说不定有意外发现。”
林海点点头,秦雨这个海洋大学的技术顾问加入后,给合作社带来了很多科学指导。
他心想,这或许又是个提升气运值和发现新资源的机会。
傍晚,林海约了老根叔和阿水伯,开着小渔船去了村西礁区。
果然,在秦雨提示的区域,他们发现了一片自然生长的野生牡蛎,个头虽然不大,但数量可观。
更重要的是,林海在利用【声波诱鱼器】试探水下情况时,意外地在礁石底部吸引出来一条两斤多的红斑鱼!这可是值钱货,市场价起码三百元以上。
“哈哈,小海,你这运气真是没得说!”老根叔看着活蹦乱跳的红斑,笑得合不拢嘴。这条鱼单独卖给海悦酒店的赵经理,又能给合作社添一笔进账。
趁着老根叔和阿水伯忙着采集牡蛎的工夫,林海独自驾船稍微往深水区靠了靠,装作检查渔网,实则悄悄将【水下金属探测仪】的感应端垂入水中。
虽然因为深度和距离原因,信号很微弱,但仪器似乎还是捕捉到了一些断续的非自然金属反应,方向正是指向“三礁口”外海。
这让他对“福昌号”沉船的存在更添了几分把握。
夜幕降临,合作社的灯光下,林海、苏晓月、老根叔等人开了个小会。
林海分享了白天秦雨的建议和礁区的发现,以及……他隐约提起在外海似乎看到有陌生船只徘徊。
“咱们合作社现在发展好了,难免有人眼红。”老根叔抽着烟袋,眉头微皱,“特别是那片远海,小海你常说可能有‘大货’,得更小心点。”
苏晓月也面露忧色:“是啊,林海哥,以后再去远海,最好多叫上几个人。”
林海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心里暖洋洋的,他沉稳地说:“叔,晓月,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咱们一步一个脚印,先把近海资源打理好,合作社根基稳了,再说别的。至于外面的船,咱们多留个心眼就行。”
会议结束,林海送苏晓月回家。
月光洒在安静的村路上,两人聊着合作社的琐事,聊着林溪的画展准备,气氛温馨而默契。
经过这两年的并肩奋斗,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愫早已在彼此心中扎根。
回到家中,父母和妹妹林溪正在看电视。
林溪兴奋地拿着画板给林海看她新构思的省展作品,画的是月色下的合作社和归航的渔船,充满了希望和宁静。
临睡前,林海习惯性地查看UI界面。
【气运值】因为白天的稳定收获、合作社的良好运营和家庭和睦,微微上涨到了 53\/100。
他望着窗外漆黑的海面,想起白天金属探测仪的微弱反应和老根叔的提醒,心中那份探索深海的渴望愈发强烈。
“得尽快把探索沉船提上日程了,”他暗自思忖,“不过,就像今晚说的,得做好准备,不能冒进。
下次气运值攒够,或许该兑换那个【水下推进器】了,能大大增加我在水下的活动能力和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