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船梦与海底荧光(1 / 2)

天刚蒙蒙亮,林海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

他看了眼还在熟睡中的妹妹林溪,轻轻带上门走了出去。母亲已经在厨房忙碌,灶台上冒着热气。

“这么早就要出去?”母亲关切地问,手里不停地将刚蒸好的馒头捡到篮子里。

“嗯,想去趟镇上看看船。”林海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热腾腾的软糯香甜,“今天合作社的事不多,晓月能处理。”

父亲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存折:“这是我跟你妈这些年攒的,加上你昨天给的,差不多够付首付了。”

林海接过存折,看着上面的数字,心里一阵暖流涌过。他知道父母这些年来省吃俭用,就为给他和妹妹创造更好的条件。

“爸,妈,放心吧,我会让这笔钱生出更多钱来。”林海郑重地将存折收好。

吃过早饭,林海骑上摩托车向镇上驶去。清晨的海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他的脸颊。视野中的UI界面显示着【气运值:70\/100】,比昨天又涨了点,看来持续的成功探索能稳定提升气运值。

镇上船泊处停靠着各式渔船,从传统木制渔船到现代化的玻璃钢船应有尽有。

林海直接走向最新到货的那艘玻璃钢渔船,船身洁白,在晨光中闪着微光。

“小伙子,眼光不错啊!”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伸出手,“我是这里的负责人,姓王。”

林海与他握手:“王经理,我来看看这艘玻璃钢船。”

“这可是最新款的,全长8.5米,宽2.4米,配备3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还有GpS导航和鱼探仪。”王经理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船舱设计也合理,有活水舱和冷藏空间。”

林海仔细检查着船体结构:“能试航吗?”

“当然可以!”

试航过程中,林海感受着船体的稳定性和机动性,确实比自家那艘老旧木船强太多。

他特意开到了熟悉的海域,测试了在不同海况下的表现。

“这船多少钱?”返回码头后,林海直截了当地问。

“全套下来12万8。”王经理报出价格,“我们可以提供三年保修和免费培训。”

林海心里盘算着。手头有父母给的5万,加上自己这段时间攒下的3万多,还差4万多。合作社虽然运营良好,但短期内要抽出大量资金不容易。

“如果我付8万首付,剩余的分期,利息怎么算?”林海问道。

王经理眼睛一亮:“分期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一年免息,之后按照银行基准利率计算。不过需要提供担保。”

两人详细讨论了购买方案,林海要了份合同和报价单,说需要回去与家人商量。

离开船泊处,林海看了眼时间,还早。他决定去海悦酒店找赵经理聊聊,了解一下海参的市场情况和采集注意事项。

赵经理见到林海很是热情,听说他想大量采集海参,立即来了精神:“野生海参现在市场价很高,像你上次那种品质的,鲜活的我能给到每斤1600元,如果是处理好晒干的,价格更高。”

“处理海参复杂吗?”林海问道。

“说复杂也不复杂,但要掌握技巧。”赵经理耐心解释,“首先得活着处理,剖开去除内脏,然后煮制、浸泡、晾晒。关键是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控。”

赵经理还告诉林海,海参喜欢栖息在水流平稳、藻类丰富的礁石区,通常隐藏在石缝或沙底中。最佳采集时间是清晨或傍晚,这时海参活动较频繁。

离开酒店时,林海心里有了底。他买了些海参处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又去药店补充了合作社常用的水产医药品。

回到村里已是下午,林海直接去了合作社。苏晓月正在给新社员讲解虾苗投放的注意事项,见他进来,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

等培训结束,社员们陆续离开后,苏晓月才走过来:“今天怎么样?船看中了吗?”

林海将情况大致说了一下,苏晓月认真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

“分期是个办法,但利息压力不小。”她思考着说,“合作社这个月会有第一次分红,但每人大概只能分到2000左右。”

“我知道。”林海点头,“所以我打算尽快多采集些海参。赵经理说了,处理好晒干后价格能翻好几倍。”

苏晓月有些担心:“深潜很危险,你要小心。”

“放心,我有分寸。”林海笑道,心里却想着UI界面中可兑换的【潜水安全套装】,需要15点气运值,或许值得投资。

傍晚,林海回到家,发现林溪正坐在院子里画画,画的是他家那艘旧渔船。

“哥,你看我画得怎么样?”林溪兴奋地展示作品,“我给它取名‘梦想起航’。”

画中的旧船被描绘得颇有韵味,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新的征程。林海惊讶于妹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很棒,溪溪。”林海由衷赞叹,“你真有天赋。”

“老师也说我有进步,还推荐我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呢!”林溪眼睛亮晶晶的,“我打算画一系列关于大海和渔村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