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林海心头一动,走了过去。这片滩涂看起来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只有几个不起眼的小孔。
他蹲下身,用铁钳小心地挖掘起来。泥滩挖起来比沙滩费劲,挖了十几厘米深,除了几个小蛤蜊,并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
“难道是系统出错了?”他嘀咕着,又不死心地往下挖了一点。
突然,铁钳碰到了一个硬物,不同于石块的触感。他小心地用手扒开周围的淤泥,一个比巴掌略大的、表面粗糙布满纹路的贝壳露了出来!
“是象拔蚌?!”林海眼睛一亮。这东西学名叫太平洋潜泥蛤,但因为其粗大多肉的虹管(象鼻子),俗称象拔蚌,价格相当昂贵,尤其是野生的。
他抑制住激动,更加小心地挖掘,生怕弄断了那宝贵的“象鼻”。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将这个大家伙完整地挖了出来。它个头不小,连壳带肉足有两斤多重,那根肥硕的虹管还在微微收缩,新鲜无比!
【气运值+15】!
巨额气运值奖励印证了这绝非普通收获!
林强压住兴奋,又在这片区域仔细搜寻了一番,果然又找到了两个稍小一点的象拔蚌,每个也有一斤左右。
看来这一小片泥滩是它们的一个栖息地。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三个“金疙瘩”放入小桶最底层,上面盖上一些普通蛤蜊和海草做掩饰,然后不动声色地离开了滩涂。
这东西太扎眼,不能让太多人看见,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直接回到家,才仔细清洗这三个宝贝。那只最大的,虹管肥硕,活力十足;两只小的也相当不错。他立刻给海悦酒店的赵经理发了照片。
电话几乎立刻响了起来。
“林海!好东西啊!野生象拔蚌!还是活的!你在哪弄到的?”赵经理的声音透着兴奋。
“运气好,滩涂里挖到的。”林海含糊道。
“最大那只,我出320一斤!那两只小的,280一斤!怎么样?马上给我送过来!”赵经理报价毫不含糊。
最大那只:2.2斤 * 320元\/斤 = 704元。
两只小的:共2.3斤(1.1斤+1.2斤) * 280元\/斤 = 644元。
总计:704 + 644 = 1348元!
又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林海立刻用加氧水箱装好,骑上摩托送到了酒店。赵经理验货后非常满意,当场结清了货款。
看着手机里的到账信息,以及视野中增长到【38\/100】的气运值,林海心情极好。这笔收入他没计入合作社,算是自己的额外收获,打算留作家庭开支或者后续购买更大设备的基金。
晚上,他用卖普通蛤蜊的几十块钱买了些肉菜,加了个餐。饭桌上,林溪叽叽喳喳说着学校里的趣事,父母脸上也带着笑容。
林海看着家人,心里盘算着:气运值积累速度变快了,照这个趋势,那本《水产疾病防治手册》似乎也不再遥远。合作社稳步发展,自己偶尔还有这种意外之喜,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