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浮标放进渔具包,又从仓库里翻出个旧的探鱼器 —— 去年花 200 元买的,只能探测 10 米内的鱼群,现在有了新浮标,刚好可以作为备用。
然后往饵料袋里加了点深海海藻提取物,妈妈说提取物能让饵料更鲜,吸引大鱼。准备好这些,他把渔具包放进 “海鹰号” 的船舱,又检查了下船的发动机 —— 上周刚修过,应该没问题。
下午两点,爸爸陪着林海去浅滩的遮阳棚,打算钓两条小鱼给溪溪玩。
遮阳棚下的阴凉刚好够两人坐,爸爸把折叠钓椅撑开,递给林海一根备用鱼竿:“这条鱼竿软,适合钓小鱼,不容易断。”
林海接过鱼竿,往饵料里加了点面包屑 —— 小鱼爱吃甜的,妈妈说的。
鱼线抛出去,浮漂立在水面,没等五分钟,浮漂就动了,拉上来是条小鲫鱼,只有巴掌大,银灰色的身子在阳光下闪。
爸爸掏出个小水桶,往里面加了点海水,把小鱼放进去:“溪溪肯定喜欢,她之前还说想要条小鱼养。”
下午四点多,林溪从装裱店回来,手里拿着装裱好的画,画框是淡木色的,上面贴了些小星星贴纸。
“哥,你看,是不是很好看?” 她把画举起来,阳光透过画纸,遮阳棚的蓝色更鲜亮了。
林海接过画,挂在客厅的墙上,和之前林溪画的扇贝摊并排,像面小小的家庭画展墙。
妈妈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个苹果,递给林溪:“画得好,晚上给你做苹果派。”
傍晚,林海坐在院子里检查新兑换的深海探测浮标。
他按了下浮标顶端的按钮,红色指示灯亮了,底部的探测线缓缓伸出来,长达五米,像根细长的银色绳子。
爸爸走过来,蹲下身看浮标:“这玩意儿能探测鱼群?比我的旧探鱼器好用?” 林海点点头,把浮标放进水桶里,指示灯变成绿色,屏幕上跳出一行小字:“探测正常,可使用”。
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我跟你去远海,帮你看着浮标,别被浪冲走。”
虚拟屏幕在视野里亮着,【当前气运值:0\/100】—— 兑换浮标用了 50 点,剩下的 50 点需要明天钓鱼攒。
林海掏出手机,翻看远海的海图,上面标注着几处鱼群多的海域,离村子有一个小时的船程,妈妈说那边的鱼大,之前爸爸也在那边钓过石斑鱼。
他把海图截图保存,打算明天按海图走,争取钓条大的。
远处的海浪声传来,混着院子里的蝉鸣和妈妈做苹果派的香味,像首温暖的日常小调。
林海知道,明天的远海钓行肯定能有好收获,而这些藏在准备浮标、陪家人吃饭、看妹妹画画里的细碎时光,比如妈妈的炸鱼块、爸爸的陪伴、妹妹的画,才是赶海生活里最珍贵的部分,比任何大额渔获都让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