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墨细细琢磨一番,恍然大悟道:“仙姑,先前我以为你是不管善恶、不分是非的无良药师;如今方知,实是仙姑算知苟县令寿尽,才出手制药赐我……是我小人之心了!请仙姑恕罪!”
阿墨说完,倒头便拜。
道姑收起笑脸,似是话中有话,严肃道:“也不是专赐于你。会稽县令大限已到,你不杀他,自有人杀;同样,贫道这药,你不来求,自有人求。”
“如此说来,此药最终为我所得,也是我三生有幸了!”
“此之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此药终归你手,是你之幸,也是命定。不过……”道姑幽幽地说:
“冥冥之中皆有定数,药落谁手,殊途同归。”
阿墨未听出弦外之音,道谢再三,对道姑说:“仙姑,送鹿角时,仙姑可是说过,此处待得腻了,想要搬走?”
“是,是时候了,该走了。”
阿墨再拜,求道:“仙姑,你医术精妙,鬼神莫测,敢请仙姑告诉我欲往何处,若将来身边有善人或恶疾,或重伤,命悬一线时,也好求仙姑妙手相救!”
道姑笑道:“往后余生,贫道游山玩水,无固定所在。你只消记住贫道刚才说过的两句话:其一,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其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姑说罢,掏出一个小小福袋,递给阿墨说:“你来与我精诵两句口诀。”
阿墨不明所以,但仍恭恭敬敬地随道姑将口诀学了,熟背于心,才问:“道姑,这福袋,还有口诀,是何用意?”
“这福袋中装着一张道符,辅以口诀,可以保命。”
阿墨大为感动:“仙姑,何故赐我此符?如此大恩,我……如何受得?”
“有个故事,你听我慢慢道来。”道姑似回忆一般,徐徐说道:
“久远劫前,曾有一猎户,于山中逐鹿之时为毒蛇所伤,毒发攻心,倒在路旁,待死而已。天色将晚,途经数人,皆叹息而去。后有一郎中携妻远行,见猎户命在旦夕,不忍弃去,乃施针排毒,夫妻二人陪护在侧,直至猎户眷属至。又施药一副,为猎户调理,不取分文而去。”
“年轻人,你可知猎户是谁,郎中又是谁?”道姑停下,问阿墨。
阿墨想起入定之中随佛陀观照前世的事情,隐隐品出道姑之意,猜测道:“猎户郎中,我如何可知?但您平白与我说起此事,又说是久远劫前,莫非,莫非你说的故事中人乃是你我之……”
“正是,那是你我几世前的故事。彼时我老母妻女待养家中,你救我一人,便是救我全家!醒来之后,我发宏誓,必须报答你夫妇的恩情,此生不遇,便待来世。那一世,你为郎中,我是猎户,造化弄人,到得此生,你是猎手,我乃道医,而你我终于得见!贫道是时候报恩了。”
阿墨惊得说不出话来。道姑继续道:“所以,将来你与心上人遇到过不去的坎,取符出,诵口诀,自有神明助你二人通关,也算我救你二人一命。”
“等等,仙姑,您说曾有一世,是我与妻子救了您;而今日您一直说的都是助我和心上人通关续命,那您所说的我的‘心上人’,可是我将来的妻子?”
“莫问前路,记住我说过的第一句话:冥冥之中皆有定数。”道姑笑道:“好了,施药之情,救命之恩,贫道已报,你我缘尽,今后各有命途。记住我说的第二句话……”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阿墨不由接话。
道姑点点头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