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172章 漏风的锅得拿泥糊

第172章 漏风的锅得拿泥糊(2 / 2)

探子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这个谣言,如同一滴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那些暗流涌动的江湖势力中炸开了锅。

相比于虚无缥缈的“怨气”,一道“武圣”留下的、可能藏有惊天秘密的护身符,无疑更具吸引力!

果然,那些原本计划周详的术士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他们一面要完成任务,一面又生怕那传说中的“阿默符”被其他人捷足先登。

他们的行动,提前了。

祖庙,地宫。

沈归舟手中的铜牌残片,在星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一道指向正北的黯淡光轨。

他没有犹豫,星夜兼程,终于赶在了所有势力之前,抵达了黑石仓的废墟。

这里死寂一片,断壁残垣间,仿佛还能听到十年前的哀嚎。

沈归舟没有寻找敌人,而是在这片废墟中,如同一位考古的老学究,仔细地勘探着。

最终,他在伙房的残基下,挖出了一块锈迹斑斑的鼎足。

这并非寻常的鼎,而是前朝用以彰显“皇权囤粮、饿死活该”之国策的“镇民鼎”!

沈归舟拂去泥土,鼎足上那句冰冷的铭文,历经百年依旧清晰:

“粟藏于仓,不如藏于腹。”

他长叹一声,将这半块鼎足搬到了附近村落的村口。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召集了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指着鼎足,将黑石仓那段被遗忘的、血淋淋的往事,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历史的重量,远胜过任何空洞的号召。

当晚,村里的青壮年们便自发行动起来,他们用最原始的泥砖,将黑石仓废墟里所有可疑的地穴、裂缝,全都封堵得严严实实。

更有人找来石灰,在封死的墙壁上,刷下了几个醒目的大字:

“锅破过一次,不能再破!”

数日后,当那队南境来的农夫抵达时,迎接他们的,便是早已严阵以待的当地村民,以及工部快马加鞭送来的三千“风哨罐”。

人群中,一个身材魁梧、满脸风霜的游侠,看着农夫们按照图纸,有条不紊地将一个个陶罐埋入地下,布设成阵,这种听地布阵的手法,赫然是当年他与陈默共守边关时,陈默所创的“伏营听地法”的简化版!

他忍不住上前,指点了一名农夫几处布设的错漏。

那农夫惊喜地回头:“您老也懂这个?您也认识阿默先生?”

游侠,正是许久未见的李昭阳。

他哈哈一笑,没有回答,只是从行囊里掏出一袋干粮递给他们:“守住这口锅,比拜什么神都强。”

说完,他转身离去。

然而当夜幕降临,他却并未走远。

凭借着老兵的直觉,他在废墟外围一处最隐蔽的坑道口,悄无声息地布下了一个简单的陷阱——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绊索,连接着一包悬在空中的、磨得极细的干辣椒粉。

三日后,月黑风高。

几名黑衣术士果然按捺不住,趁夜潜入废墟。

他们绕过被封死的墙壁,直扑那座最大的灶台遗址。

就在为首的术士点燃手中招魂幡的瞬间,异变陡生!

首先,幡上燃起的诡异法火,其能量波动瞬间引爆了早已布满废墟的“风哨阵”!

呜——呜呜——!

数百个陶罐同时发出尖利刺耳的呼啸,声传十里,宛如鬼哭神嚎,瞬间惊醒了整个村庄!

术士们大惊失色,但更恐怖的事情接踵而至。

一名术士在慌乱中,恰好踩中了李昭阳设下的绊索。

“啪!”

悬挂的辣椒粉包应声而落,正掉在招魂幡燃起的火焰旁。

高温瞬间将细密的辣椒粉末气化,一股浓烈辛辣到极致的黄色烟雾猛地炸开,笼罩了整个区域!

“咳咳!啊!我的眼睛!”

术士们瞬间被这源自凡间的“终极武器”彻底击溃,涕泪横流,呛咳不止,一身的法力还没来得及施展,便已丧失了所有战斗力。

混乱中,为首那人的面具脱落,露出的,竟是一张曾在朝堂之上出现过的、属于“反民气同盟”的旧吏面孔!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手持锄头扁担的村民们已如潮水般涌入,看着这群狼狈不堪的“不速之客”,二话不说便将其捆了个结结实实,直接押送监察院。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阴谋,就在这多方“误打误撞”的联动之下,被一群农夫、一个牧童、一个游侠和一群朴实的村民,用泥巴、陶罐和辣椒粉,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喧嚣过后,废墟重归寂静。

在那座被村民们用泥巴和砖石层层封死的伙房老灶上,一道之前并不存在的细微裂痕,于无人注意的角落悄然出现。

月光下,一丝比黑夜更深邃的、仿佛铁锅锈蚀亿万年后碾成的黑色粉末,正从那裂痕中缓缓渗出,随风飘散,无声无息地融入了南下的气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