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170章 这顿饭,我自己盛

第170章 这顿饭,我自己盛(2 / 2)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柳如烟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为何?”

盲童侧着耳朵,仿佛在倾听风中的声音,他指向那名老乞丐,一字一句地说道:“方才,他说‘愿天下太平,再无战乱’时,所有人都很安静,只有他的心跳……比之前快了三拍。就像……就像一个人在说谎时,拼命想让自己相信一样。”

话音落下的瞬间,那名老乞丐脸色骤变,身形一动便要暴起发难!

然而,已经晚了。

数十名少年瞬间反应过来,早已准备好的渔网、陷阱、绊马索同时发动,那名影阁高手竟连三步都没能迈出,就被牢牢困住。

满堂震惊,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柳如烟走到那盲童身边,含笑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本崭新的书册,正是她亲手编撰的《平民谋略辑要》。

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提笔将书名划去,重新写下四个大字——《百姓智典》。

他留下的,不该是让人膜拜的传奇,而是让每个人都能保护自己的智慧。

皇城,星台之巅。

程雪一身玄黑劲装,亲手监督着龙脉卫士拆除全国最后一处以陈默名字命名的建筑——“默语观测台”。

从今天起,它的功能将彻底并入一个更庞大、更精密、完全匿名的“盲阵系统”。

“大人,真的……一点痕迹都不留吗?”一名年轻的卫士忍不住问道,眼中满是不舍。

“传奇会腐朽,英雄会被遗忘,甚至会被曲解。”程雪没有回头,目光冷峻地注视着天际流转的气运,“但制度不会。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名字,而是一套可以永远运行下去的规则。”

她走到星台中央,在一块新立的巨大玄武岩石碑上,亲手烙印下一行铭文:

“此处曾记一人,今只为证——制度胜于传奇。”

铭文完成的刹那,整座大周王朝地底深处,九千九百个龙脉节点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竟在同一时间,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嗡鸣。

紧接着,遍布全国的回音碑系统,所有的数据流转和民气反馈效率,凭空提升了整整三成!

仿佛这片天地本身,都在为这种更纯粹、更无私的秩序之美而喝彩。

祖庙,地宫深处。

沈归舟手捧着一个古朴的石盒,一步步走到地宫核心。

盒中,安放着最后一块“默影木”的化石。

他庄重地将石盒打开,与那口象征着万民之始的铁锅、那面历经战火的铜牌,以及那个由孩童用泥巴捏成的小锅陶片,并列放在祭坛之上。

做完这一切,他点燃三十六盏长明灯,对着祭坛长跪不起。

“火已落地,人可安息。”

一个苍老、威严、不似人间的声音,突兀地在地宫中响起。

那尊守了不知多少万年的守誓石人,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睁开了眼睛。

它说完这句话,巨大的石躯上瞬间布满裂纹,随即“轰”的一声,彻底崩塌,化为一地齑粉。

与此同时,祭坛上的那面铜牌,也发出一声清脆的哀鸣,碎裂成无数片,深深嵌入地宫的地基之中,与那株从灰烬中新生的青铜嫩芽的根系,在另一个维度上,死死缠绕,共生共存。

千里之外,某个早已无人记得住客姓名的山村客栈。

清晨,店主打着哈欠清扫着门槛,脚边,一片不知从哪飘来的落叶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叶片泛着淡淡的青铜色,脉络奇异,他觉得好看,便随手拾起,夹进了厚厚的账本里。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下,照在翻开的账本上。

那片叶子的脉络,在光线下竟微微闪烁起一抹几乎看不见的金光,隐约映出四个小字:“饭熟了。”

店主恰好算完一笔账,抬头伸了个懒腰,目光习惯性地望向门外。

村口的路上,炊烟袅袅,孩童嬉闹,一切都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他笑了笑,合上账本,转身走进厨房,从热气腾腾的大锅里舀起一勺浓稠的肉汤,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对着门外吆喝了一声。

“自己盛吧。”

窗外,风拂过无边的田野,万千草木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大地本身,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沉默后,终于开始低于属于它自己的、全新的传说。

而那则由江上渔夫带来的,夹杂着河泥与鱼腥味的见闻,关于一株从灶台灰烬里长出的“青铜神树”的故事,正沿着大周王朝繁忙的水路与驿道,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悄然蔓延开来。

一股由敬畏、好奇与希望汇聚而成的新暗流,正朝着那片寂静的芦苇荡,缓缓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