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151章 你们演戏,我来记账

第151章 你们演戏,我来记账(2 / 2)

如今他才懂,真正的快刀,是让每个百姓都能在碑上写状纸,让每个官员都怕查账,让每个恶人都知道——

你们演的戏再真,总有人替百姓记账。

(第151章·完)###

晨雾未散时,程雪的布鞋已沾了满脚露水。

她绕着民气碑林走了三圈,指尖每掠过一块碑身,眉头便紧一分——往日里,碑上的光珠该是暖玉色,此刻却泛着浑浊的灰,像被泼了层浆糊。

程大人!小吏抱着一摞新拓的状纸跑来,今晨又收了三百张,全是...全是夸通济钱庄乐善好施的。他翻开最上面一张,墨迹未干的字还带着潮气,钱庄周老爷舍粮救饥民周府娘子施药治寒症,可通济钱庄在陈县的分号,上月才被监察院查出私吞赈灾粮!

程雪抽过状纸,指尖刚碰到字,碑身突然震颤。

她手腕一麻,那光珠竟地裂开条缝,渗出黑丝——这哪是民声?

分明是用阴毒手段篡改的伪气!

同一时刻,京都监察院的密报像雪片般飞进柳如烟的案头。

她捏着张染了朱砂的纸条,指甲在檀木桌上掐出月牙印:三十七个州府,同时出现善举状纸,背后全是通济钱庄的银钱。她猛地掀开窗,冷风卷着檐角铜铃响成一片,更绝的是,他们连状纸都找的是同一批人——陈县的刘媒婆、楚州的王画匠、幽州的李货郎...这些人上个月刚被我监察院训诫过!

院长,暗卫掀帘而入,查着了!

通济钱庄的大东家,是...是前吏部侍郎周正的族侄。

柳如烟的手指顿在字上。

周正十年前因卖官鬻爵被苏清漪参倒,其子嗣虽未连坐,却恨透了新政——这局,分明是旧党借反咬!

东暖阁里,苏清漪的朱笔悬在《官制新典》条目上,墨迹在宣纸上洇开个小团。

她面前摊着三本账册:一本是通济钱庄的流水,一本是各州府上报的善举补贴,最底下那本,边角磨得发毛,正是程雪送来的状纸登记册。

首辅,王景行擦着额头冷汗,通济钱庄用换,再拿民声去户部申领德政补贴。

三年下来...竟套了三十万两!他声音发颤,更可怕的是,他们把状纸刻成模板,让百姓按手印——那些没读过书的老农,哪知道自己按的是夸钱庄告贪官

苏清漪突然将朱笔拍在账册上,墨点溅在德政补贴四个字上,像滴凝固的血。去请陈县老夫。她扯过案头的竹帚,竹枝扫过账册时发出沙沙响,当年陈默教我看账,说真账是活的,能闻见米香;假账是死的,只有铜臭。

如今这局,该让百姓自己来拆。

陈默蹲在李记包子铺的灶前,正帮老板娘添柴火。

锅沿冒起的热气里,他听见邻桌两个书生在嚼舌根:你说那民气碑,会不会也掺了水?

前日我看见个汉子,拿五文钱买个馒头,就替钱庄写状纸。

嘘——另个书生压低声音,我表舅在监察院当差,说碑上的光珠能辨真假。

那姓周的敢往碑里灌脏气,怕是要遭反噬!

陈默往灶里添了把松枝,火星噼啪炸开。

他摸出怀里的空白签到券,纸页上的二字泛着暖光——这券他藏了七日,今日终于要派上用场。

暮色降临时,民气碑林围满了人。

程雪站在碑前,举着块缺角瓷片:这是陈县老妇的,当年她儿子被税吏打死,碑上的光珠是血红色。她又举起张通济善举的状纸,这张的光珠是灰色——真民声有温度,假民声带铜臭!

老妇颤巍巍挤到前排,怀里抱着那包枣。我不识字,她把枣按在碑上,可我知道,周老爷的粮是霉的,周娘子的药是馊的!碑身轰然震颤,老妇的枣核光珠地撞碎那张伪装纸的灰珠,溅起满空金粉。

人群里爆发出喝彩。

柳如烟带着监察院的人从碑后转出,手中铁链作响:通济钱庄周东家,私刻状纸模板、买嘱百姓作伪证,还私吞赈灾粮——人证物证俱在,你可认?

周东家瘫坐在地,嘴还硬:民气碑是百姓的碑,我替百姓说话有何错?

苏清漪的身影从人群后走出,手中捧着那本磨毛的状纸册。你替的是哪门子百姓?她翻开册页,露出底下夹着的指纹拓片,这是陈县张老汉的指纹,他按的是告税吏,你却刻成夸钱庄;这是楚州王寡妇的,她按的是求修桥,你改成赞施药她将册页拍在周东家面前,真正的民声,在百姓心里;你们演的戏,我来记账!

人群突然静了。

沈归舟从碑林后的祖祠跑来,腰间的民声录事木牌撞得叮当响:地下有阵!

他们想借伪民气养阴兵!他撩起衣摆,露出小腿上的血痕——方才他以血封阵,总算镇住了那股阴毒的气。

陈默挤到碑前,望着周东家惨白的脸笑了:当年我扫院时,总把落叶扫进泥里当肥。

你们这些烂叶子,也该进泥里当肥——肥了这新政的田。

夜渐深时,民气碑的光珠重新变得清亮。

程雪摸着老妇的枣核光珠,对陈默说:您从前说民气是山河魂,今日才懂,这魂要靠真声养,靠制度护。

往后,陈默望着碑前写状纸的百姓,不需要我执刀,不需要系统签到,只要有这碑、有这院、有这典——他指了指苏清漪手中的《官制新典》,人间自己会生长。

柳如烟将周东家的铁链交给狱卒,转身时瞥见陈默怀里的签到券。

那纸页上不知何时又浮现出一行小字:今日签到,获得。

她笑了,把监察院的令牌往腰间一挂:走,去李记吃包子。

我倒要尝尝,这用真民气养出来的包子,是不是格外香。

月光漫过碑林,每块碑上的新字都闪着光。

那光不是系统的金纹,不是战魂的火,是千万个百姓的笑、骂、盼,揉成的、烫的、活的、人间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