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古代女贵20(1 / 2)

凤瑾轩虽在万瑶面前姿态放得低,凡事都以她的喜好为先,却半点不见自卑之态。他自幼在宫中饱读诗书,上至天文历法,下至市井民俗,都能说上一二,言谈间既有皇子的矜贵气度,又不失温和谦逊。

待两人在二层雅室坐定,凤瑾轩便让人传了歌舞。丝竹声起,几位身着舞衣的男子旋身起舞,水袖翻飞间,竟有几分江南烟雨的柔美。

万瑶望着舞者的动作,随口问道:“这般舞姿,倒与我曾见的不同,不知有何讲究?”

她这话本是依着 “仙人” 人设的随口一问,却没料到凤瑾轩立刻放下手中的团扇,耐心解释起来:“这是‘浣纱舞’,相传起源于前朝的浣纱男。舞者的水袖要如流水般柔缓,脚步需轻如踏浪,最忌刚硬。您看他们旋身时的姿态,正是模仿浣纱时水流打转的模样,故而在水乡格外受欢迎,每逢节庆,男子们都会聚在河边跳这支舞。”

他说得分明,连细节都讲解得透彻,眼神里满是认真,却半句不提 “您为何不知”,仿佛万瑶的疑问本就理所当然。

万瑶故意又问:“那这舞衣的颜色,为何多是淡蓝浅绿?”

凤瑾轩依旧耐心,指尖轻轻点了点舞者的衣袖:“这是取‘水色’之意。淡蓝仿江水,浅绿拟岸边的芦苇,跳起来时,远远望去,便像水波与草木相融,更显灵动。若是在宫里跳,舞衣会缀上珍珠,借珠光映水色,又是另一番景致。”

一旁的小侍听着,暗自佩服 —— 皇子殿下竟连民间舞衣的讲究都知晓,还解释得这般细致,对万瑶女君的用心,真是旁人比不得。

不多时,膳食也端了上来。青瓷盘里盛着清蒸鲈鱼,鱼身上铺着姜丝,香气袅袅;白瓷碗中是蟹粉豆腐,嫩白的豆腐裹着金黄的蟹粉,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万瑶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豆腐,随口问道:“这豆腐的做法倒别致,是谁想出的?”

凤瑾轩放下筷子,细细答道:“这是‘金陵蟹粉豆腐’,相传是百年前以为男子为讨妻主喜欢发明的。他妻主喜欢吃蟹,但又嫌蟹肉剥着麻烦,他便将蟹粉拆出,与豆腐同炖。

豆腐软嫩,蟹粉鲜香,两者相融,既省了剥蟹的功夫,又不失鲜味,后来渐渐传到京城,成了宴席上的常见菜。”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食记》里还记载过这道菜的变种,若是秋冬时节,会加些冬笋丁,借笋的脆嫩中和蟹粉的厚重;到了春天,便用新采的豌豆,添几分清甜。您若是喜欢,下次我让人按不同时节的做法,都做来给您尝尝。”

万瑶故意又 “露了破绽”,指着盘中的鲈鱼问:这鱼通体银白,身形修长,倒是少见的品种,不知是什么鱼?又是如何烹饪出这般鲜嫩口感的?

这话若是旁人听了,难免会疑惑 为何连常见鱼种和做法都不知,可凤瑾轩依旧坦然,笑着解释:这是松江四鳃鲈,因其鳃盖后缘各有一道大褶皱,看似四片鳃得名。做法需先将鱼用黄酒、葱姜腌渍去腥,再放入鸡汤中清蒸,最后淋上热油激发出香味,方能保持鱼肉的滑嫩清甜。

他全程没有一丝不耐,更没有追问半句,只是将万瑶想知道的、甚至没问到的细节,都一一说清,既显博学,又透着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