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星辉高中实验田,本该是一片翠绿的麦田,此刻却透着几分蔫意——几垄小麦的叶片发黄,茎秆纤细,有的甚至刚抽穗就开始倒伏。农业实践课的张老师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一株倒伏的小麦,眉头拧成了疙瘩:“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补种了,土壤肥力够,浇水也及时,可就是长不好,再这样下去,今年的实验田产量要创历史新低了。”
周围的学生也跟着叹气,有人小声议论:“听说隔壁青岚中学的实验田亩产都快到千斤了,我们这连五百斤都悬。”“要是能让小麦长得快点、抗倒伏点就好了,可咱们又没专门的农业异能者。”
这话刚落,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张老师,我能试试吗?”
众人回头,只见赵灵儿站在田埂边,指尖夹着一片翠绿的小麦叶片,指尖的绿光轻轻闪烁——自从上次荒野区实践后,她的【植语者】异能就出现了进化征兆,在林默的指导下,通过“植物共生训练”和“能量精准调控”,成功突破到c级【森罗掌控】,不仅能操控藤蔓,还能直接与植物“对话”,感知它们的需求,甚至引导基因表达。
张老师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平时腼腆、总躲在队伍后的女生,有些犹豫:“灵儿,你的异能是植物操控,能帮小麦长好吗?农业种植可不是简单的催长,得考虑抗倒伏、抗病虫害,还有产量和口感。”
“我能试试。”赵灵儿认真地点头,蹲下身,将指尖的绿光轻轻贴在小麦叶片上。瞬间,她的意识里涌入无数细碎的“声音”——那是小麦在“诉说”:土壤里的钾元素不够,茎秆支撑力不足;根系吸收水分太快,导致叶片细胞膨胀过度,容易倒伏;周围的蚜虫分泌的毒素,让它们没法正常合成叶绿素……
这些细微的问题,用仪器根本检测不出来,却被赵灵儿的【森罗掌控】精准捕捉到。她站起身,对张老师说:“小麦缺钾,根系吸水太快,还有蚜虫的毒素影响,我能帮它们调整。”
张老师半信半疑,但看着实验田的惨状,还是点了点头:“那你试试,需要什么帮忙随时说。”
接下来的两周,赵灵儿成了实验田的“常客”。每天放学后,她都会背着装有种子和能量补充剂的小背包,准时出现在田埂上。苏晓、李瑶、陈曦也经常来帮忙——苏晓用【万象光域】的柔和光照,为小麦补充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李瑶用风刃轻轻梳理小麦的叶片,帮它们通风,减少蚜虫聚集;陈曦则用【钢铁意志】的能量膜,在夜间为麦田挡住低温,避免霜冻影响。
赵灵儿的培育过程,远比想象中精细。她先是用【森罗掌控】引导小麦根系“调整”吸水节奏,让根系只吸收必要的水分,避免叶片过度膨胀;然后从家里带来钾元素含量高的草木灰,混合着自己催生的“营养藤”汁液,埋在麦田土壤里——营养藤的汁液能缓慢释放钾元素,刚好满足小麦茎秆生长的需求;最后,她催生了几株“驱虫草”,种在麦田边缘,驱虫草释放的特殊气味,不仅能赶走蚜虫,还能促进小麦合成抗虫蛋白。
一周后,实验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原本发黄的叶片变得翠绿,纤细的茎秆变得粗壮,倒伏的小麦重新挺直了腰杆,甚至比正常生长的小麦提前一周抽穗,穗粒也更饱满。张老师拿着测产仪检测后,激动得手都在抖:“亩产至少能到八百斤!而且抗倒伏性、抗虫性都比普通小麦强太多了!灵儿,你这是培育出了新品种啊!”
消息很快传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亲自来到实验田,看着长势喜人的小麦,又看了看赵灵儿指尖的绿光,当即决定:“这‘速生小麦’太有价值了,不仅能解决咱们学校的实验田问题,还能推荐参加市里的青少年小发明奖!”
市级青少年小发明奖的评审现场,挤满了来自各个学校的参赛者,展示台上摆满了各种高科技发明——有能自动整理书包的机器人,有能检测水质的传感器,还有能调节温度的智能校服。赵灵儿的展示台相对简单,只摆着几株长势旺盛的速生小麦,旁边放着一张产量对比表和抗虫性检测报告,显得有些“朴素”。
“这就是星辉高中的参赛作品?不就是几株小麦吗,算什么发明?”旁边青岚中学的参赛者撇了撇嘴,手里拿着智能机器人的遥控器,语气里满是不屑。
“就是,农业种植有什么技术含量,随便催长一下谁不会?”另一个参赛者也跟着附和。
赵灵儿听到议论,指尖的绿光微微黯淡了一下,下意识地想往后退——她还是不习惯被人关注,更怕自己的作品被否定。就在这时,林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别怕,你的小麦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最好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