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大臣和百姓们齐声呐喊:“大燕万岁!陛下万岁!”
复国大典结束后,慕容复回到后宫,诸女围在他身边,纷纷向他道贺。刀白凤轻声道:“复郎,如今你终于实现了先祖的遗愿,复国成功了。”
慕容复握住刀白凤的手,又依次看向李秋水、天山童姥等人,笑道:“这不仅仅是我的功劳,更是大家的功劳。若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往后,我会与你们一起,守护这大燕的江山,守护这天下的百姓。”
汴梁皇宫的暖阁内,熏香袅袅。慕容复刚处理完大金降臣的奏疏,便见阿朱轻步进来,手中捧着一卷名册,轻声道:“公子,大宋与大金的宗室女眷已清点完毕,其中未出阁的公主、郡主共二十七位,还有前朝后宫的妃嫔、才人十九位,都安置在西侧的长乐宫了。”
慕容复放下朱笔,指尖在名册上轻轻划过,目光落在“大宋延庆公主赵灵薇”与“大金和硕公主完颜玉漱”的名字上——这两位皆是两国闻名的美人,前者有“汴梁第一姝”之称,后者则是大金皇帝完颜晟最疼爱的幼女。他抬眸道:“备车,去长乐宫看看。”
长乐宫内,宫娥们端着茶水穿梭,却掩不住空气中的局促。赵灵薇正坐在窗边,一身月白襦裙,发间仅插一支碧玉簪,垂眸时睫毛如蝶翼轻颤,虽面带忧色,却难掩清丽绝伦的容貌。她听到脚步声,抬头便见慕容复身着明黄常服走来,慌忙起身行礼,声音细弱:“罪女赵灵薇,参见陛下。”
慕容复扶起她,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腕,温声道:“不必多礼。如今大燕已定,你既是大宋宗室,我自会保你安稳。”他目光扫过她泛红的眼角,又道,“听闻你擅长琴棋,明日起,便到御书房为我磨墨吧。”
赵灵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低眉应道:“谢陛下恩典。”
往里走,便见完颜玉漱正站在廊下,一身绯红胡服,腰间系着银铃,见慕容复进来,非但不行礼,反而挑眉道:“你就是灭了我大金的慕容复?”她肌肤胜雪,眉梢带着几分草原女子的桀骜,一双杏眼亮得惊人,倒比寻常闺阁女子多了几分英气。
慕容复不恼,反而笑道:“正是。不过我并未赶尽杀绝,你若愿意留下,大燕的宫苑,也能容下一位和硕公主。”
完颜玉漱咬了咬唇,目光扫过慕容复挺拔的身形,又想起族人如今的安稳,终是屈膝道:“完颜玉漱,愿降。”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会骑射,陛下若是狩猎,我可陪你同去。”
慕容复颔首,刚要说话,便见李莫愁带着两位女子过来。左侧那位身着淡粉宫装,正是大宋的宁德郡主赵婉儿,她生得一副娃娃脸,一双圆眼水润润的,见了慕容复便怯生生地躲在李莫愁身后;右侧那位则是大金的淑妃萧玉嬛,她是契丹贵族之女,肌肤莹白,眉眼间带着成熟女子的妩媚,行礼时腰肢轻折,别有一番风情。
“陛下,”李莫愁道,“这两位不愿与其他人同住,萧淑妃说她擅长调香,赵郡主则会制点心,或许能为陛下分忧。”
萧玉嬛立刻柔声道:“臣妾曾为大金皇帝调制过‘醉春香’,能安神助眠,若是陛下不嫌弃,臣妾愿为陛下一试。”赵婉儿也小声道:“我……我会做桃花酥,陛下若是喜欢,我天天做给你吃。”
慕容复看着眼前各有风姿的女子,心中微动,笑道:“好,萧淑妃便掌尚食局的香事,赵郡主去御膳房帮忙,往后长乐宫的女眷,都由你们三人协助阿朱打理。”
三女闻言,纷纷谢恩。慕容复又嘱咐阿朱:“善待她们,若有想家的,可允许她们每月与家人见一面。”阿朱点头应下,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知道,公子虽为帝王,却从不愿亏待身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