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指挥中心的空气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缩到了极致,只有服务器群组低沉的嗡鸣与全息投影仪细微的电流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个濒危文明在黑暗深渊边缘发出的、不甘消亡的心跳。那枚曾沾染着山猫热血与生命温度的存储晶柱,在被接入基地最高权限的超算阵列后,释放出的信息洪流远超所有人的预期——它不仅是关于“寂灭之种”那令人灵魂战栗的骇人蓝图,更包含了“蓬莱”组织长达数个世纪、甚至更久远的,关于“伪念”本源与核心机制的海量研究数据。这几乎是敌人千年研究的核心精华,是他们扭曲生命法则的黑暗智慧的集中展现。
韩博博士带领的核心技术团队,此刻已经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仪器,不眠不休地高强度运转了超过四十个小时。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脸色因缺乏睡眠和极度专注而显得苍白,控制台旁堆积如山的空咖啡杯和能量棒包装纸,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智力攻坚战的惨烈。他们感觉自己像是在一片由诡异符号、违背常理的能量拓扑图谱和扭曲生物信息模型构成的、无边无际的黑暗森林中艰难跋涉,四周危机四伏,每一个判断都可能导向致命的陷阱,而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寻找那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一线生机之光。
“不对劲……这些基因编码序列……”团队首席生物信息学家艾琳娜·瓦西里耶娃博士突然停下了飞快敲击虚拟键盘的手指,那动作突兀得如同乐章中的休止符。她死死盯住主屏幕上一条被反复高亮标注、正在三维空间中缓慢旋转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收缩。那绝非自然界演化所能产生的dNA形态——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充斥着大量非自然的、高度重复且逻辑结构充满侵略性的冗余片段,它们像某种精心设计的恶性寄生代码,缠绕在主体结构上,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它们……它们的行为模式……不是在感染,更像是在……模仿,不,是更恶毒!它们在试图系统性‘覆盖’和‘重写’人类基因中与高级情绪调控、深层认知形成、乃至意识自反性相关的关键区域!”
她的声音因激动和一丝恐惧而微微颤抖,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终于触碰到了一头潜伏巨兽冰冷鳞片的探险者。
林澈和沈雨霏几乎在瞬间就被这不同寻常的发现吸引到了她的工作站前。巨大的屏幕上,代表“伪念”本源基因编码的暗红色链条,正如同拥有自主意识的贪婪毒藤,主动缠绕、渗透、试图强行嫁接并覆盖进代表标准人类dNA的淡蓝色优雅模型中,其目标直指生命最底层的运行指令集。
“不是简单的朊病毒,不是已知的任何神经毒素,”林澈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一种洞悉可怕真相后的寒意,仿佛能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冻结,“它是一种信息层面的终极寄生虫,一种试图从生命最底层、最核心的‘操作系统’层面进行篡改和劫持的恶意程序。姜离前辈所说的‘离魂之症’,其最恐怖的根源或许就在于此——它不是在粗暴地摧毁灵魂的容器,而是在更阴险地扭曲、覆盖、重写灵魂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底层代码!”
这个石破天惊的发现如同在寂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冲击波瞬间席卷了整个指挥中心,让所有听闻者心头巨震,脊背发凉。如果“伪念”的本质是如此诡谲而深入,那么之前所有基于能量场净化、精神力量引导、甚至药物对抗的治疗手段,很可能都只是在清理表层的数据冗余和临时缓存,并未触及那深植于生命根源的、不断自我复写的恶性代码。只要被感染个体的基因未被彻底修复,或者外部环境中依然存在着这种无形的“信息病原体”传播途径,那么污染和扭曲就可能像野草般,春风吹又生。
“找到它!锁定它!”林澈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目光锐利得如同经过纳米级打磨的手术刀,仿佛能直接剖开屏幕上那复杂模型的层层伪装,“找到这段邪恶编码独一无二的‘数字签名’,解析它的核心运行逻辑,它的自我复制机制,它的能量依存关系,最重要的是——它的致命弱点!山猫用生命换来的数据,必须在这里,在我们手中,绽放出逆转战局的第一朵希望之花!”
**不眠的攻坚与思维的转向**
最高指令下达,整个技术团队如同被注入强心剂,残存的疲惫被强行压下,所有人的潜力都被压榨到了极限。韩博博士亲自坐镇中央指挥台,协调着基地所有的计算资源,将破解“伪念”基因编码的核心逻辑和寻找其弱点,设定为超越一切的最高优先任务。艾琳娜团队负责主导生物信息学的深度挖掘,试图从海量噪音中解析出那非自然结构的起源、演化路径和具体功能模块;材料科学与生物化学联合小组则开始根据编码的物理特性,逆向推测其可能依赖的微观载体、能量接收与转换机制;甚至格西喇嘛和少数几位具备精深内视能力的队员,也被特别邀请前来,尝试从纯粹的能量层面和意识领域,去感知、描述这种诡异编码在活体生命能量场中的具体运转模式及其对精神世界的干扰波形。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失败、推倒、重来……这个令人沮丧的循环仿佛没有尽头。屏幕上闪烁跳动的模型复杂得令人绝望,那暗红色的链条仿佛拥有某种诡异的集体智慧,在不断进行动态变异、主动伪装,顽强地抵抗着外界的一切解析尝试。沉重的疲惫感和日益累积的挫败感,如同一种无形的瘟疫,开始在团队成员之间悄然蔓延,压抑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
第三天深夜,指挥中心的光线调到了适合长期工作的柔和模式,沈雨霏端着一杯热气袅袅的安神茶,轻轻走到几乎快要虚脱、靠在椅背上揉着太阳穴的艾琳娜身边。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温热的茶杯无声地放在堆满数据板的桌角,然后目光也投向了那令人眼花缭乱、仿佛蕴藏着无尽恶意的旋转模型。忽然间,她脑海中清晰地闪过了林澈在救治晚期“伪念”感染者时,施展“心念共振疗法”的完整场景——那种并非强行驱逐,而是以自身温暖坚定的意念为引,小心翼翼地去引导、唤醒、放大患者自身那被压抑、被扭曲的生命本源力量的温暖意象。
“艾琳娜博士,”沈雨霏轻声开口,声音因连日劳累而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背景的噪音,“我们……我们是不是一直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我们一直在试图从外部去寻找一种能够直接‘杀死’或者‘清除’它的武器?就像研发一种全新的广谱抗生素去对付超级细菌?但如果……如果我们彻底换一个思考维度呢?不是想着如何去‘杀死’这个外来的入侵者,而是思考如何‘唤醒’和‘强化’宿主自身被它试图压制、篡改的那部分本源基因的力量呢?就像林老师用‘心念’引导患者自身的生命力去对抗、去转化那些扭曲的能量一样?”
艾琳娜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里先是闪过一丝茫然,随即像是被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击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近乎狂热的光芒!“唤醒……强化……自身!我的天!我们一直像个笨拙的猎人,只盯着猎物的弱点,却完全忽略了这片森林本身拥有的力量!‘伪念’如此执着地、系统性地试图覆盖和重写的,正是人类基因中与积极情绪体验、高级逻辑认知、共情能力、乃至道德感和超越性追求密切相关的区域!它在恐惧这些!它在害怕人类生命本身所蕴含的这些光辉特质!”
这个如同醍醐灌顶般的思路,瞬间为陷入僵局的团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研究重心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团队不再执着于完全解析“伪念”编码那深不见底的全部秘密,而是集中所有火力,重点分析它究竟在系统性压制和篡改哪些特定的人类基因片段(团队内部将其暂时命名为“灵识基因簇”),以及深入剖析这两者之间动态的、相互拮抗的作用机制与能量信号传递路径。
真正的突破口,就在这种深入探究“压制与反压制”的动态平衡关系中被敏锐地捕捉到了!
**“守护者”序列的诞生与原理验证**
他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伪念”编码并非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它在试图强行覆盖和改写人类那些“灵识基因簇”时,其自身高度复杂且不稳定的非自然结构,会暴露出一个极其短暂、稍纵即逝的、能量状态紊乱的“防御窗口期”。而这个关键窗口期出现的时刻,经过无数次模拟推演和数据比对,恰好与人类个体产生极其强烈、纯粹的正向情绪波动(如无比坚定的信念、无私忘我的大爱、绝境中迸发的强烈希望、扞卫某物的巨大勇气)时,体内那些“灵识基因簇”的生物活性和能量共振强度达到峰值状态的时刻,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