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位于白厅地下的安全屋内,林澈小组与“圆桌”小组的负责人,一位化名“亚瑟”的冷峻中年男子,进行了紧张的会谈。
“德克斯特教授是国宝级的人物,”“亚瑟”的声音如同他的表情一样缺乏温度,“我们注意到他近期的异常,但无法确定原因。你们能提供什么确凿的证据,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允许任何未经授权的、可能对教授造成伤害的行动。”
林澈早有准备。他展示了经过处理的能量探测数据(隐去了安魂印等核心秘密),以及赵晴团队提供的、关于德克斯特教授近期论文中隐含的、与已知“伪念”影响模式高度吻合的数学模型分析报告。
“我们怀疑教授受到了一种……新型的信息武器攻击,或者说,精神病毒的影响。”林澈谨慎地选择着措辞,“这种‘病毒’通过特定的数学结构和电子设备为载体,侵蚀思维。我们有一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针对性的中和剂和治疗方案,但需要立即将教授与他当前的研究环境隔离,并进行紧急救治。拖延下去,他的心智可能会遭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被完全‘格式化’。”
“圆桌”小组的专家仔细审查了资料,虽然对所谓的“精神病毒”将信将疑,但德克斯特教授的异常和潜在价值让他们不敢怠慢。经过紧急磋商和向更高层请示,他们最终同意了联合行动方案。
**联合救治行动**
行动在次日凌晨展开。由“圆桌”小组出面,以“国家安全”和“突发健康危机”为由,通知了德克斯特教授的家人(其妻子早年去世,有一子一女均在国外),并暂时接管了别墅的安保。林澈小组则负责具体的“医疗”行动。
王磊带领安全小组,在外围警戒,防范可能出现的“蓬莱”干扰。林澈和李明,在两名“圆桌”小组成员的陪同下,再次进入德克斯特教授的书房。
教授似乎彻夜未眠,依旧伏在书桌前,疯狂地演算着,对闯入者几乎毫无反应。他的眼窝深陷,脸色灰败,只有手指在纸上移动时,才显露出一种不正常的活力。
林澈不再犹豫,他示意李明和“圆桌”成员稳住教授,自己则迅速上前,首先目标直指那台黑色的笔记本电脑。他指尖凝聚一丝微不可查的、蕴含安魂印净化气息的元气,轻轻点向电脑的电源接口。
“滋啦!”一声轻微的电流爆裂声,电脑屏幕瞬间黑屏,一股淡淡的、带着焦糊味的黑烟从散热孔冒出。与此同时,教授如同被抽掉了脊椎般,猛地瘫软在椅子上,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紧接着,林澈拿起那叠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手稿,没有试图阅读,而是直接双手一合,体内《灵枢·养气篇》运转,温和而坚定的元气如同暖流包裹住手稿,其中蕴含的淡金色净化之力开始渗透。手稿上的墨迹仿佛活物般扭动挣扎,但很快在纯净的元气灼烧下,迅速淡化、消失,最终整叠手稿化作了灰白色的、毫无灵性的普通纸灰。
清除了两个明显的感染源后,林澈立刻对德克斯特教授进行救治。他让教授平躺,取出随身携带的金针,手法如电,刺入其百会、神庭、太阳等要穴,布下一个微型的“安神定志”针阵,暂时护住其濒临崩溃的心神。同时,他取出一份“清神化念汤”浓缩药剂,滴入教授的饮用水杯中,让其缓缓服下。
药力化开,配合金针疏导,教授灰败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血色,狂躁的眼神也慢慢平复,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疲惫和茫然。
“我……我这是怎么了?”他虚弱地问道,声音沙哑。
“您过度劳累了,教授。”李明用流利的英语安抚道,“我们需要送您去一个安静的地方休养一段时间。”
在“圆桌”小组的安排下,德克斯特教授被秘密转移至伦敦郊区一家高度保密的精神疗养中心,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康复治疗。林澈留下了后续的治疗方案和少量的“清神化念汤”药剂,供当地医生在严密监控下使用。
**迷雾未散**
伦敦的行动暂时告一段落,德克斯特教授得到了及时的救治,避免了一场悲剧。然而,林澈的心情并未轻松多少。
那台造型奇特的黑色笔记本电脑,以及手稿上那种将数学作为“伪念”载体的方式,显示了“蓬莱”手段的升级和多样化。他们不再仅仅依赖能量侵蚀,开始尝试利用人类文明本身的成果——数学、逻辑、信息——作为更加隐蔽和高效的武器。
而且,“圆桌”小组在事后的设备残骸分析中,发现电脑的硬件设计包含了大量无法解释的、非标准的架构,其能源似乎也并非完全依赖外部电力,更像是一种……能量收集装置。
“他们在学习和进化,”林澈在发给“守望者”中心和沈雨霏的加密简报中写道,“利用目标的专长领域,构建更具欺骗性和杀伤力的‘陷阱’。德克斯特教授的例子可能不是孤例。我们必须加快对其他高价值目标的筛查,尤其是那些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科技开发的精英。”
伦敦的迷雾依旧笼罩着城市,而一场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智力侵蚀战争,才刚刚露出它冰山一角。林澈小组没有停留,立刻整理行装,奔赴名单上的下一个地点——位于法国南部的一处高能物理实验室。更多的谜团与危险,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