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长夜校准者 > 第297章 遗忘回廊的刻痕

第297章 遗忘回廊的刻痕(2 / 2)

不再是零碎的情绪和记忆片段,而是一股完整的、磅礴的、如同实质般的痛苦洪流,猛地冲击着他的意识!那是一个意识在彻底崩溃、消散前最极致的痛苦,混合着对某项关键实验数据的无尽担忧、对某个人的愧疚、以及最终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深沉绝望。这股力量如此强大,瞬间冲垮了林默勉强构筑的精神防线。

他闷哼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抱住几乎要裂开的头颅。眼前不再是黑暗,而是浮现出扭曲的光影,耳边充斥着无数绝望的嘶喊和哭泣。他感觉自己的意识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这股洪流吹灭、同化。物理上的追兵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他正在从内部被瓦解。

“收割者”的脚步声已经到了岔路口,光束开始向这条死路扫来。

完了……

就在意识即将彻底沉沦的瞬间,在痛苦的极致,某种更深层的东西被触动了。不是抵抗,不是挣扎。是一种……放弃。放弃了维持“自我”的努力,放弃了区分“我的痛苦”和“他的痛苦”的界限。他不再试图将那些外来的意识碎片推开,而是放松了全部的精神防御,如同一个被打碎的容器,任由那痛苦的洪流涌入、穿过。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状态。他的个体意识仿佛消散了,融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由痛苦构成的海洋。但奇妙的是,在这种“空”的状态下,他反而不再被痛苦淹没。他成了一个纯粹的观察者,一个通道。

就在这绝对的接纳中,他与那股最强烈的痛苦回响的核心——一段清晰得令人心碎的残存意识——产生了深度的共鸣。他不再是体验散碎的情绪,而是“看到”了一段完整的记忆场景:

……一个年轻的、戴着眼镜的研究员,脸色苍白地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因用力而颤抖。屏幕上,代表着某个重要实验体(代号“基石”)生命指标和意识稳定性的曲线正在疯狂下跌,警报灯红光刺眼。年轻的陈静就站在旁边,她的侧脸紧绷,但眼神深处不是冷酷,而是一种……近乎恐慌的无力感。她对着通讯器快速下达指令,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启动紧急稳定程序!最高优先级!”

但一切已经太迟。屏幕上的曲线最终还是跌破了底线,化为一条绝望的直线。主控室内一片死寂。年轻的陈静猛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里面只剩下一种冰冷的、近乎麻木的决绝。她看了一眼身旁那个年轻助手——记忆的主人——那眼神复杂,有痛惜,有无奈,但最终被一种“必须如此”的坚硬所覆盖。她下达了最后的、残酷的指令:“记录所有意识崩溃数据。执行…净化协议。此事列为最高机密,代号‘缄默’。”

记忆的最后一幕,是那个年轻助手(记忆的主人)在意识彻底消散前,看到的陈静转身离去的背影,那背影似乎微微佝偻了一下,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

共鸣结束了。

林默猛地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依然跪在死胡同的尽头,冷汗浸透了全身,但那股几乎要将他摧毁的意识洪流已经平息。他不再是单纯地承受痛苦,而是理解了这痛苦的来源,理解了那个记忆中陈静所面临的绝境和那份沉重的抉择。

也就在这一刻,他对自己一直对抗的敌人,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复杂的认知。陈静,或许并非天生的恶魔,而是在组织的庞大机器和残酷现实面前,一步步被扭曲、被异化的悲剧产物。

“在这里!”

“收割者”小队已经发现了他的位置,惨白的光束集中打在他身上,武器对准了他。

但林默的眼神已经不同。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愤怒。一种奇异的平静笼罩着他。他刚刚“成为”了这片回廊历史的一部分,短暂地感知到了此地能量流动的脉络。他抬起手,不是攻击,而是用一种极其轻柔的、仿佛抚摸琴弦般的方式,触碰了一下身旁那光滑而微微凹陷的墙壁。

他引导的,不是力量,而是一个“意念”,一个源于刚才深度共鸣的、对这片空间痛苦本质的“理解”和“释放”。

霎时间,整个死胡同内残留的、庞大的意识回响,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不再是散乱地侵蚀,而是化作一股有形的、尖锐的精神冲击波,朝着闯入的“收割者”小队汹涌扑去!

那些“收割者”成员猝不及防,他们的精神防护主要针对物理性精神攻击,对这种源于历史伤痛的、纯粹的负面情绪洪流毫无防备。顿时,惨叫声四起,有人抱头倒地抽搐,有人疯狂地向四周扫射,小队瞬间陷入了混乱和自相残杀的境地。

林默没有回头去看结果。他趁此机会,从那个陷入疯狂的“收割者”队员身边踉跄站起,沿着来路,向回廊更深处、更加黑暗的区域走去。他的身体状态更差了,精神也疲惫到了极点,但内心深处,某种东西被改变了。他带走的不再只是样本和数据,还有一份对敌人悲剧性根源的、沉甸甸的理解。

陈静的面具之后,是无尽的矛盾与痛苦铸就的裂痕。而这片“遗忘回廊”所埋葬的,正是组织走向冷酷与偏执的起点。前方的黑暗依旧浓重,但林默的眼中,似乎也映出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的光芒。他蹒跚着,消失在回廊更加扭曲、更加诡异的深处,只留下身后逐渐平息下去的混乱与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