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长夜校准者 > 第293章 样本窃火者

第293章 样本窃火者(1 / 2)

黑暗,不再是单纯的虚无,而是化作了具有粘稠质感和重量的实体,包裹着潜航器,如同航行在巨兽的血管之中。仪表盘上微弱的光芒,是这片无尽漆黑中唯一跳动的生命信号,映照出林默那张因极度痛苦而扭曲、苍白如纸的脸庞。屏蔽技术反噬带来的剧痛,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减轻,反而像无数细小的、灼热的根须,更深地扎进他的神经末梢,伴随着每一次心跳,将撕裂般的灼烧感传递到四肢百骸。然而,比这肉体上的折磨更令人绝望的,是意识深处那场永无宁日的内战。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本能,如同被囚禁在同一牢笼中的猛兽,仍在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一种本能倾向于秩序、架构与规划,试图在混沌中建立稳固的防线;另一种则渴望解构、剖析与混沌本身融合,试图瓦解一切既定的形式。它们的冲突在他的精神世界掀起风暴,留下遍地狼藉,让他维持基本思维运转都变得异常艰难。他必须耗费巨大的心力,如同驾驭一艘船舵断裂、引擎濒临爆炸的破船,勉强维持着潜航器的平衡和那层极不稳定的隐匿力场,在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管道网络中艰难穿行,躲避着那些如同猎犬般紧追不舍的追踪信号。

就在这片无边的痛苦与混乱泥沼中,一点异样的、持续闪烁的微光,却顽强地穿透了意识的阴霾,如同深渊底部指引方向的磷火——那是他从“潜渊者”的潜航器储物箱中发现的、盛放在特殊容器内的神秘生物基质样本。即使隔着坚固的容器壁和复杂的阻尼液,他也能隐约感受到那些处于半休眠状态、却依旧微微搏动的组织碎片中,所蕴含的一股难以言喻的、古老而纯粹的生命律动。这律动很微弱,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与他记忆最深处、那个被绝对静滞所封存的沉睡身影,产生了一种隐隐的、令人心悸的共鸣。这共鸣带来一丝诡异的、仿佛找到同类的慰藉,但紧随其后的,是更刺骨的寒意。这些样本究竟是什么?它们源自何等不可思议的存在?“潜渊者”如此隐秘地搬运它们,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可怕的目的?

样本容器光滑的外壳上,一个经过多重加密、几乎与材质纹理融为一体的坐标信息,如同黑暗中刻下的隐秘路标,指向了一个他从未在已知地图上见过的区域——一个在组织早期内部档案中被标记为“第七号地质勘探站”的废弃设施。根据他零碎拼凑起来的信息推断,那里远非普通勘探站,实则是组织在鼎盛时期秘密建立的“原生质库”之一,专门用于封存从宇宙各处极端环境中采集到的、具有独特研究价值或潜在威胁的生物本源样本。如今,时过境迁,能源枯竭,这座宝库大半区域已陷入深度休眠,如同一座被时间遗忘的、收藏着无数奇异生命的巨大墓穴,也可能是一个蛰伏着未知危险的囚笼。

他没有更好的选择。所有常规的、易于想到的藏身之处,必然早已被纳入陈静那张无所不在的监控网络。唯有这种被历史尘埃掩盖、被组织主动遗弃的角落,或许还存在一丝侥幸的喘息之机,以及……揭示那令人不安的真相的一线可能。林默咬紧牙关,下颌线绷紧如岩石,强忍着体内翻江倒海般的痛苦和思维撕裂的眩晕感,双手紧握操纵杆,调整潜航器的航向,朝着那个加密坐标指引的、充满未知的方向潜行而去。

航行是漫长而煎熬的。潜航器如同幽灵般滑过寂静的黑暗,只有引擎低沉的嗡鸣和生命维持系统规律的声响打破死寂。管道壁上的锈蚀痕迹和偶尔闪过的、早已失效的古老标识,诉说着这里的荒废。不知过了多久,导航仪终于发出了抵达目标区域的微弱提示。所谓的“勘探站”入口,极其隐蔽地藏匿在一处巨大的地质断层裂缝的最深处,伪装成天然岩壁的合金闸门因年代久远和缺乏维护,早已锈蚀卡死,与周围的岩石几乎融为一体。林默不得不操纵潜航器,从一处因结构变形而破裂的、相对狭窄的通风管道强行挤了进去,金属摩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令人牙酸。

进入内部,眼前的景象逐渐展开,远超他最初的想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仓库,而是一片广阔得令人窒息的地下空间。无数巨大的圆柱形玻璃培养槽,如同参天古木般林立,构成了一片冰冷、死寂却又光怪陆离的钢铁森林。大部分培养槽内部已是一片漆黑,只能隐约看到一些凝固的、扭曲的阴影,那是因能源彻底中断而失去活性、走向衰亡的样本残骸,如同博物馆中干瘪的标本。但仍有少数培养槽,依靠着残存的能源或是样本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内部幽幽地闪烁着各种诡异的微光——有的幽蓝如万载寒冰核心,有的惨绿如深海发光菌群,有的赤红如地心喷涌的熔岩,还有的呈现出无法形容的、不断变幻的瑰丽色彩。这些依旧“活着”的样本,在寂静中默默展示着生命的奇异与脆弱。

空气中的味道复杂而令人不适,浓重的、带有刺激性的防腐剂气味混合着电路过载产生的臭氧刺鼻味,更底层则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无数生命本源凝固后散发出的、沉重的死寂感。许多区域的照明系统已完全失效,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吞噬着一切光线和声音。危险远不止于此。由于长期缺乏维护,维持样本禁锢的力场系统在许多地方已然失效。林默的潜航器传感器立刻发出警报,检测到有某种类似黏菌的活性物质,正如同黑色的潮水般在金属壁面上蔓延,它们似乎能吞噬残留的数据流和能量信号;而在另一些区域,空间读数出现异常波动,提示有某种结晶状生物的存在,其本身就能扭曲局部的时空结构,形成天然的陷阱。这里绝非安全的避风港,而是一座危机四伏的、正在缓慢死亡和解体的活体博物馆,每一步都可能触发未知的危险。

林默将潜航器小心翼翼地停靠在一个相对空旷、靠近核心数据库区域的金属平台阴影中,尽可能降低所有能量输出,将自己隐藏起来。他刚想借助这短暂的宁静,尝试平复一下体内汹涌的能量乱流和剧痛,外部传感器便骤然发出了刺耳的最高级别警报!

陈静的“秩序骑士”部队并未放弃追捕。他们似乎动用了某种广域现实锚定扫描技术,如同用巨大的梳子梳理整片区域,虽然无法精确定位,但已经大致锁定了这片废弃设施,正以严谨而高效的战术队形,层层推进,压缩着搜索空间。那些身穿纯白色厚重装甲的身影,在幽暗的环境中如同移动的灯塔,散发着冰冷的秩序气息,他们手中持有的、类似巨大罗盘般的“现实锚定器”发出的低沉嗡鸣,如同死神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稳定而不可阻挡地逼近。

祸不单行。几乎在同一时间,潜航器极其敏感的被动探测器,捕捉到了数个极其微弱、却带着致命气息的量子信号涟漪。这些涟漪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产生的波纹,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附近的阴影角落,若隐若现——“影蛉”杀手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追踪而至了。它们比秩序骑士更加诡秘难防,依靠量子迁跃能力潜行匿踪,如同最耐心的顶级猎手,潜伏在暗处,冰冷的复眼扫描着一切,只等待林默暴露破绽的瞬间,便会发动雷霆一击。

前有步步为营、旨在固化空间、碾压一切异常的秩序壁垒,后有诡异莫测、精通暗杀与信息战的致命暗影。林默被困在这座冰冷的、充满未知危险的样本森林中,腹背受敌,形势危急到了极点,如同坠入精心编织的陷阱中的困兽,似乎已无路可逃。

然而,极致的压力有时反而能激发极致的潜能。死亡的威胁如同冰水浇头,让林默近乎涣散的意识猛地一凝。他那擅长架构宏观策略、推演复杂局面的思维本能,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强行压制住了与另一种思维的内耗,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推演。秩序骑士的锚定力场强大而稳定,但正因其稳定,也显得僵化,缺乏变通;影蛉的量子迁跃灵活诡秘,但其行动依赖于特定的量子信号特征进行协调和隐蔽……如果……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片环境中那些已然失控的危险样本作为棋子,同时干扰这两股敌人,甚至……制造一个让他们彼此误判、相互攻击的契机……

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快速扫过传感器屏幕上传回的实时环境数据,大脑飞速处理着信息。很快,他锁定了一群在不远处废弃管道中缓慢移动、周身闪烁着扭曲空间波纹的结晶虫群,以及一片正在悄然侵蚀数据库外部备用能源线路、如同具有生命的黑色潮水般蔓延的信息黏菌。

机会只有一次!风险巨大,但坐以待毙唯有死路一条!必须冒险一搏!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带着异味的空气,将大部分意识沉入那种擅长剖析万物本质、解构底层规律的思维状态。这一次,他的目标不是眼前的样本或环境,而是那些“影蛉”杀手用来隐匿和进行短距量子迁跃时产生的、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捕捉的量子信号特征!这无疑是一次极其冒险的精神豪赌。在巨大的精神负荷和身体剧痛的双重折磨下,他的感知力被逼迫到极限,如同最精密也最敏感的射电望远镜,全力捕捉、分析、解构着那些微弱到极致的量子涟漪的规律、频率、编码模式……汗水浸透了他的额发,顺着脸颊滑落,但他浑然不觉。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秩序骑士沉重的脚步声仿佛已近在耳边!

就在某个临界点,当精神紧绷到几乎断裂的瞬间,他成功了!他逆向解析出了一小段、但至关重要的“影蛉”用于隐蔽和协调迁跃的核心信号特征片段!虽然残缺不全,但模仿其基本模式,短时间内以假乱真,或许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