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者。组织内部的另一股势力?是想借刀杀人,还是真的存在路线分歧?林默的大脑飞速权衡。风险巨大,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但诱惑同样巨大——一个可能提前获知陈静动向和组织核心计划的渠道。
片刻的沉默后,林默没有切断通讯,但也没有发出任何确认信息。他只是让界面保持着连接状态。
匿名者似乎理解了他的沉默,最后显示出一行字:
【谨慎是美德。记住,‘容器’的理论曾是希望,但现在,在陈静博士手中,它可能通往更可怕的结局。保重。】
通讯界面无声无息地黯淡下去,切断了连接,仿佛从未出现过。
阁楼里重新只剩下雨声。但空气却仿佛凝固了。
几乎就在匿名通讯结束的下一秒,另一个熟悉的、属于陈静的加密频道,传来了尖锐的提示音。这一次,是直接的信息,带着一种几乎能透过文字传递过来的冰冷怒意。
【林默。你越界了。】
【触碰那些早已被封存的失败理论,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容器’的幻想是条死路,是已被理论和实践双重证伪的危险歧途。】
【记住你的位置,专注我交给你的任务。若再擅自行动,后果自负。】
信息简短,强硬,充满了警告意味,与她以往那种看似合作、实则掌控的语气截然不同。她甚至没有否认自己与“观测者7号”和那份报告的关系,而是直接对“容器”理论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斥责。
她如此迅速、如此激烈地做出反应,只能说明一点:林默的探查,的的确确戳中了她最敏感、最不愿被触及的神经。“零号”和“容器”的概念,是她极力掩盖和否定的过去,也是她如今某种偏执的关键。
匿名访客的提醒,与陈静激烈的警告,像两面镜子,从不同角度映照出同一个事实:陈静与“零号”项目之间,存在着极深的、可能充满矛盾的关联,而这关联,或许正是解开王希处境,甚至理解组织更深层秘密的关键节点。
林默关掉陈静的通讯界面,目光再次落回那份关于“零号”的报告上。
组织的触手不仅从外部追击他,更从内部伸出了充满算计的枝节。陈静的面孔在迷雾中变得更加模糊,也更加复杂。她不再是单纯的合作者或敌人,而是变成了一个需要被重新审视和解剖的谜题本身。
救援王希的道路,在绕了一个大圈后,似乎又以一种更曲折、更危险的方式,回到了陈静这个原点。但这一次,林默的手中,多了一把可能撬开她秘密的、名为“过去”的钥匙,以及一个来自阴影中的、不知是敌是友的“回音”。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连绵的雨幕。城市的灯火在雨中晕染开模糊的光斑。
他需要更主动,更谨慎。不仅要躲避组织的追捕,还要在这头巨兽内部的暗流中,找到那条通往真相的狭窄路径。
“容器……”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眼中闪烁着冷静而坚定的光芒。
风暴,似乎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