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藏起那片印有复杂化学代码的铝箔后,整个人陷入一种诡异的亢奋与恐惧交织的状态。她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却又带着孤注一掷的疯狂。她不再蜷缩在角落,而是开始更频繁地、偷偷地观察苏婉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与药物相关的细节。她的眼神不再是空洞的绝望,而是闪烁着一种病态的、窥探秘密的光芒。她甚至开始偷偷记录苏婉给林默喂药的时间、药片的颜色和形状(尽管她完全不懂其含义),用指甲在床头木板上刻下无人能懂的划痕。
苏婉敏锐地察觉到了林小雨的变化。那种隐藏在顺从下的躁动不安,像一根绷紧的弦,在寂静的别墅里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鸣。她知道,林小雨一定发现了什么,或者自以为发现了什么。这片小小的铝箔,成了埋在平静水面下的炸弹。
苏婉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她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选择静观其变,等待林小雨自己露出破绽。她甚至故意留下一些“线索”——比如将某个空药瓶放在较显眼的位置,或者在与律师通话时(确保林小雨能隐约听到)提及某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她在引诱林小雨,让她在焦虑和猜疑中走向失控。
与此同时,苏婉对林默的“训练”进入了一个更加内化的阶段。由于外部压力增大,她减少了可能引起生理剧烈波动的外部刺激,转而专注于强化林默对内部生理信号的感知与“服从”。她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将林默的心率、呼吸、皮电反应等数据,转化为屏幕上极其简单的视觉符号——一个缓慢搏动的光点代表心跳,一条起伏的波浪线代表呼吸。
她的指令也变得极其抽象和内在化:
“看,你的心跳。让它慢下来。”
“感受,你的呼吸。让它平稳。”
她要求林默不是通过肢体动作,而是通过纯粹的意识(至少是她所认为的“意识”)去影响这些代表自身生命体征的符号,使其符合她设定的“理想模型”。这是一种近乎玄学的操控,试图直接篡改一个人对自身生命节律的潜意识控制。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且收效甚微。大部分时间,屏幕上的符号只是按照其固有的生理节律波动,对苏婉的指令毫无反应。但偶尔,在极度的专注(或说是意识模糊)状态下,当林默的心率因某种未知原因自然放缓时,苏婉会立刻给予一个微弱的正反馈(如短暂关闭令人不适的背景噪音),并强化指令:“很好,保持。” 她在尝试建立一种极其隐晦的、基于内脏感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就在苏婉沉浸于这项近乎徒劳却又令人着迷的尝试时,林小雨终于行动了。
一个深夜,苏婉正在书房分析数据,林小雨像幽灵一样溜进了主起居室。林默处于药物导致的睡眠中。林小雨颤抖着拿出那片被她藏得温热的铝箔,又掏出她偷偷记录的、画满奇怪符号的纸片。她跪在林默的座椅旁,将铝箔和纸片并排放在他毫无知觉的手边,然后俯下身,用极低的声音、带着哭腔和疯狂的语调,断断续续地对着沉睡的林默耳语:
“你看……你看啊……她给你吃的……不是药……是毒……是让你变成这样的毒……记住这个……记住……”
她反复说着,像在举行一种绝望的巫术仪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真相”烙印在林默沉睡的意识里。
然而,她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被隐藏在阴影里的高清摄像头完整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