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长夜校准者 > 第45章 冰冷的心

第45章 冰冷的心(1 / 2)

医院走廊的荧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苏婉坐在IcU外的长椅上,指尖轻轻划过手机屏幕。屏幕上显示着父亲的最新医疗账单,数字冰冷得令人窒息——三十万,这还只是Eo治疗的初期费用。她的表情平静得可怕,眼中没有泪水,只有深不见底的冷静,仿佛在评估一项商业投资的回报率。

消毒水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混合着走廊尽头传来的隐约啜泣声。苏婉的视线从手机屏幕移向IcU紧闭的大门,那扇门后躺着她的父亲,一个被各种仪器维持着生命的老人。但她脑海中浮现的却不是父亲痛苦的面容,而是一组组精确的数据:社交媒体曝光率、情感共鸣指数、潜在捐款转化率。

成功率多少?她问医生,声音平稳得像在询问一件商品的价格。医生犹豫了一下,推了推眼镜:考虑到您父亲的年龄和基础病,大概30%左右。而且即使救回来,生活质量也会很差。苏婉点点头,这个数字正好处于一个微妙的区间——足够低以博取同情,又足够高不至于被指责为无谓的治疗。

她起身走到病房外,透过玻璃窗看着浑身插满管子的父亲。老人的眼睛半睁着,里面盛满了痛苦和哀求,呼吸机有节奏的嘶嘶声像是生命的倒计时。但苏婉看到的不是父亲的痛苦,而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玻璃上划过,仿佛在计算最佳的拍摄角度和光线。

那天晚上,医院走廊安静得只剩下仪器的滴答声。苏婉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练习表情,每一个肌肉的牵动都经过精心设计。需要让观众产生共情,她对着镜中的自己低语,但不能太过,否则会显得做作。她尝试了七种不同的哭泣方式,最终选择了一种克制而坚韧的表演——眼角微红但强忍泪水,声音哽咽但条理清晰。

录制求助视频时,她选择了病房门口作为背景,这个位置既能展现医院的严肃氛围,又不会过于压抑。她精确计算着每一滴眼泪落下的时机,每一个哽咽的弧度。当说到我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时,她适时地低下头,让镜头捕捉到颤抖的睫毛和紧握的双手。这个画面后来被证明是最具感染力的瞬间。

林默偶然在深夜刷到了这条视频。作为一名研究人类心理的专家,他本该直接划过去——这种募捐视频太多了。但苏婉眼中一闪而过的冷静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暂停视频,逐帧分析她的微表情:在泪水滑落的瞬间,她的嘴角有0.3秒的上扬;在诉说困境时,她的眼神偶尔会飘向镜头外的某个点,像是在确认拍摄效果。

表演痕迹太重了。林默在实验日志中写道,但随即又划掉了这句话。作为一个科学家,他需要更多证据。他调出苏婉过去的社交媒体数据,发现她的账号在三个月前突然改变了风格——从艺术评论转向情感叙事,每条内容都精心设计了触发共情的元素。

捐款开始源源不断地涌来。苏婉的直播间人气以指数级增长,她很快意识到单纯的悲情叙事已经不够。于是她在病房里架设了多机位,每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一个捕捉她照顾父亲的细节,一个记录医疗设备的运转,还有一个专门拍摄窗外昼夜交替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林默开始系统性地观察她的直播。他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记录每个关键节点观众的反应。数据显示,当苏婉露出疲惫的黑眼圈时,打赏金额会上升23%;当她强忍泪水展示医疗账单时,分享率会提高45%。这些数据太过规律,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

最让林默感到寒意的是苏婉对父亲的态度转变。在早期直播中,她还会真实地流露出焦虑和痛苦。但随着捐款金额突破五十万,她的表演变得越来越精准。有一次,老人突然清醒,挣扎着想要拔掉管子,含糊地说着让我走。苏婉立即扑过去抱住父亲,但林默通过慢放发现,她的第一个动作是调整位置确保镜头能拍到最佳角度,然后才表现出悲痛。

她在享受这个过程。林默在日志中沉重地写下结论,不是享受父亲的痛苦,而是享受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操控。

私下里,苏婉对医生的态度更是令人心惊。当医生建议减轻治疗强度时,她坚持要求使用最大剂量的药物。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她说,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林默通过医院关系了解到,她拒绝签署任何减轻痛苦的协议,即使医生明确表示这些措施只会延长老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