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750章 冰原初绽,绿破寒封

第750章 冰原初绽,绿破寒封(2 / 2)

林辰也有点急,但他没表现出来。他蹲下身,扒开覆盖的苔藓,发现草籽外壳已经裂开了道小缝,露出了里面嫩白色的芽。“你看!”他赶紧叫小陈过来看,“它在醒呢,只是动作慢了点,毕竟这里太冷了。”

就在他们发现芽尖的第二天,冰原上刮起了暴风雪。狂风卷着雪粒,像无数把小刀子,打在帐篷上“啪啪”作响。林辰和小陈守在帐篷里,听着外面冰层断裂的巨响,心里都揪着——刚冒头的草芽,能扛过这场风暴吗?

暴风雪刮了两天两夜才停。风一停,林辰就拉着小陈往塌陷区跑,脚下的积雪没到了膝盖,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劲。远远地,他们就看见那片种着草籽的土坡上,有片奇怪的绿色——不是苔藓的暗绿,而是鲜亮的嫩绿色。

“是草!”小陈激动地喊了起来,拔腿就往那边冲,积雪溅得满身都是。

林辰也加快了脚步,走到近前才看清,那些草籽不仅发了芽,还长出了小小的叶片。更让人惊喜的是,它们的叶片上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绒毛,像裹了层白霜,摸起来软软的,一点都不冰手。“这绒毛是用来保暖的吧?”小陈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叶片,“居然没被冻坏!”

因纽特老人也拄着拐杖来了,看到那些嫩绿色的草,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光。他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拂过草叶,嘴里念叨着什么,翻译说他在感谢大地,终于肯给冰原一点颜色了。那个小男孩也跟在老人身后,看到草叶,高兴地拍手跳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之前小陈给的那撮草籽——原来他把草籽种在了自己的小帐篷前,居然也长出了一株小小的草。

草长得很慢,但每天都有新变化。它们的根在冻土下悄悄蔓延,像一张细密的网,把松动的土和碎冰紧紧缠在一起。有次林辰用冰镐挖开一点土,发现根须上居然结着层薄薄的冰晶,却一点都没冻伤,反而借着冰晶吸收着空气中的水分。

“你看这根须,”林辰指着根须上的冰晶对小陈说,“它把冰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难怪能在这么冷的地方活下来。”

一个月后,塌陷区边缘长出了一小片绿色的草甸。因纽特人把帐篷挪回了附近,孩子们在草甸旁边打滚,北极狐也敢靠近了,蹲在不远处看着草叶上的露珠——那是极昼的阳光融化的冰珠,挂在草叶上,像一串串水晶。

勘察队的人来测量,发现有草的地方,冻土塌陷的速度慢了很多。“这些草真的抓住了冰原。”队长拍着林辰的肩膀,笑得满脸通红,“总部说要在整个北极圈推广,还让我们给草起个名字呢。”

小陈抢着说:“叫‘冰原绿’怎么样?又简单又好记!”

林辰想起了那些在不同土地上长出的草——在戈壁是灰绿色,在海边是蓝绿色,在苔原是深绿色,到了冰原,变成了带着点白边的嫩绿色。它们明明是同一种草,却跟着土地变了模样,就像那些在不同地方生活的人,说着不同的话,却都盼着脚下的土地能长出希望。

“就叫‘随土草’吧。”林辰说,“它跟着土地的脾气长,土地也会因为它,多一分生气。”

因纽特老人听完翻译,点了点头,用鲸骨杖在地上画了个草叶的形状,又画了个太阳。翻译说,老人是在说:“草和太阳一样,都是冰原的朋友。”

离开北极圈那天,极昼快要结束了,天空第一次出现了晚霞,把冰原染成了粉红色。因纽特人吹着用鲸骨做的笛子,少年们举着刚编好的草环,送给林辰和小陈。那个小男孩把自己种的那株“随土草”挖了出来,用海豹皮小心地包好,塞进小陈手里:“带它去更冷的地方,告诉它,冰原等着它回来。”

雪橇驶离冰原时,林辰回头望去,只见那片嫩绿色的草甸在晚霞里闪着光,像撒在冰原上的一把碎宝石。他忽然明白,草从来不是独自在生长,它带着每个地方的气息,带着种树人的期盼,把遥远的土地连在了一起——就像此刻,从北极圈吹过的风,正带着草叶的清香,往更南的地方去,而他们脚下的路,也跟着草的根须,伸向了下一片等待绿意的土地。

保温箱里,新收的“随土草”种子裹着冰原的冻土,像揣着一小块会发芽的冰。小陈摸着种子袋,忽然问:“林伯,下一站去哪?”

林辰望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空,那里第一次出现了星星。“听说南极的冰盖也在融化,”他笑了笑,“去看看那里的土地,需要什么样的草吧。”

雪橇在冰原上留下两道辙印,很快被风吹来的雪盖住了,但那些扎在冻土下的根,会悄悄往下钻,等着下一个春天,把绿色再往外推一寸。就像那些藏在心里的期盼,不管走多远,都在跟着土地的脉搏,慢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