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705章 西南瘴途,药香破障(上)

第705章 西南瘴途,药香破障(上)(2 / 2)

三日后,寨子里的患者大多退了烧,抽搐的症状也消失了。李雪带着众人清理死水潭时,果然在最深的潭底发现了些异样——潭泥里混着些黑色的粉末,试蛊石接触后泛出暗紫色,与罗刹国常用的“疟虫卵粉”反应一致。

“果然是人为的。”沈砚捏着那块试蛊石,眼里冒火,“这些杂碎,竟用这种阴毒的法子害老百姓!”

阿蛮蹲在潭边,用树枝拨弄着潭泥:“这粉末是最近才撒的,看痕迹,撒粉的人应该还在附近。先生,要不要让寨老派些猎手跟着咱们进山找找?”

李雪点头:“让玉婆准备些干粮,我们分两队,我和沈砚去东边的山谷,你带着学徒和寨民去西边的密林,注意安全,发现可疑人物不要惊动,先回来报信。”

进山的路比想象中难走,藤蔓像蛇一样缠绕着树干,脚下的腐叶积了半尺厚,踩上去噗嗤作响。沈砚用砍刀劈开挡路的荆棘,李雪则留意着周围的动静,腕间的灵纹不时泛起青光,提醒她避开有毒的草木。

“那边有烟!”沈砚忽然指着前方的山谷,一缕青烟在瘴气中若隐若现。两人悄悄摸过去,只见山谷里搭着个简陋的窝棚,三个穿黑袍的人正围着篝火煮东西,旁边的陶罐里装着黑色的粉末,正是他们在潭底发现的“疟虫卵粉”。

“果然是罗刹国的余孽!”沈砚握紧了腰间的短剑,就要冲过去,被李雪拉住。

“等阿蛮他们来了再动手,别打草惊蛇。”李雪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个信号弹——那是青禾从京城捎来的西洋物件,点燃后会发出红色的烟。

信号弹在瘴气中炸开时,阿蛮带着寨民和猎手正好赶到。黑袍人见状不妙,抓起陶罐就要往溪水里倒,沈砚眼疾手快,一箭射落陶罐,黑色的粉末撒了一地。寨民们举起砍刀和弩箭,将黑袍人团团围住,嘴里喊着愤怒的傣语。

“说!是谁派你们来的?”李雪上前一步,银簪抵在为首黑袍人的咽喉上。

黑袍人梗着脖子,刚要嘴硬,却被沈砚一拳打在肚子上,疼得蜷缩在地。另一个黑袍人见状,连忙求饶:“是……是红鸦的师弟,黑鸦派我们来的!他说要在西南制造瘴疟,让朝廷无暇顾及边境,他们好趁机偷渡……”

没等他说完,阿蛮已用绳子将三人捆了个结实。寨老走上前,对着黑袍人啐了口唾沫:“敢害我们傣家人,定要让你们尝尝‘蛇蛊’的厉害!”

李雪拦住他:“交给官府处置吧,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她指着地上的黑色粉末,“把这些东西烧了,再撒上石灰,不能留下一点痕迹。”

处理完窝棚,夕阳已染红了山谷。李雪站在溪水边,看着清澈的水流冲走最后一点灰烬,忽然觉得,西南的瘴气似乎消散了些,雨林的绿色也变得鲜亮起来。沈砚和阿蛮正在给寨民们分发新制的辟瘴香囊,孩子们围着他们,抢着看江南带来的草药图谱,笑声在山谷里回荡。

返回寨子的路上,玉婆捧来个银项圈,上面镶嵌着红色的玛瑙,非要送给李雪:“汉家的先生,是我们傣家的恩人。这‘平安圈’,保佑您一路顺顺当当。”

李雪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回赠了一包冰魄草籽:“把它种在竹楼边,既能驱虫,又能安神。等到来年开花,就像我们还在这儿一样。”

离开西南的那天,全寨的人都来送行。孩子们往李雪的马车上塞野果,妇女们唱着傣族的送别歌,寨老则吹着葫芦丝,曲调悠扬而温暖。马车驶远时,李雪回头望去,只见竹楼边的空地上,新翻的泥土里已埋下了冰魄草籽,在西南的阳光下,像藏着无数个等待破土的希望。

沈砚赶着马车,忽然道:“师姐,您说这冰魄草在西南能长出什么样?会不会带着点红土的颜色?”

李雪笑了,抚摸着腕间的灵纹,那里的青光与阳光交相辉映:“或许会吧。无论长成什么样,只要能在这里扎根,能帮到需要的人,就好。”

西南的山路依旧崎岖,但马车的辙印里,似乎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那是药香破瘴的痕迹,是医道远行的足迹,是不同民族的心,在风雨里紧紧贴在一起的温度。而远方的终南山药圃,正等着他们带回西南的故事,带回新的草药种子,让五域的灵脉,又多了一条温暖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