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703章 春溪解冻,新苗破土

第703章 春溪解冻,新苗破土(2 / 2)

李雪让举子把花瓣夹进《草木标本集》,旁边标注“江南冰魄草,性偏凉,宜制外用膏”。“让师妹们来吧,正好赶上终南的花期,让她们看看两地灵草的不同。”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个陶罐,“这是用终南冰魄草做的花蜜露,让她们带回去,混着江南的荷叶煮水,能解梅雨季的湿毒。”

谷雨这天,药圃来了位稀客——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背着个旧药篓,说是从东海之滨来的。“老朽姓秦,是个走方郎中。”老者颤巍巍地拿出个布包,里面是几片带着海腥味的叶片,“这是‘海藻’,能软坚散结,治瘰疬很管用。听闻李先生收集各地草药,特来献上,只求能看看您的《五域医方汇录》。”

李雪连忙请他进屋,泡上雪茶。秦老看着学舍墙上的《五域药脉图》,指着东海的空白处叹道:“老夫走了一辈子海疆,见过太多渔民得‘水臌病’,却总找不到对症的方子。若早有这样的图,不知能多救多少人。”

“秦老有海藻,我有冰魄草,或许能配出新药方。”李雪取出纸笔,“您说说水臌病的症状,咱们一起琢磨琢磨。”

两人围着桌案讨论到日暮,秦老的药篓里渐渐堆满了写满字的纸:“海藻配冰魄草,能利水;加些终南的茯苓,可健脾……”窗外的蛙鸣渐起,混着举子们晚读的声音,像一首关于传承的歌谣。

临走时,秦老将海藻种子留给李雪,李雪则回赠了本抄录的《汇录》。“这书您带着,路上遇到同路人,就抄一份给他们。”她指着东海的空白,“等您回去了,把海藻的种植法子和治病案例寄来,咱们把这角填上,让《药脉图》真正‘走遍天下’。”

秦老捧着书,老泪纵横:“这辈子走南闯北,就盼着医道能像这春溪,条条溪流汇成江,能润更多田。李先生,您做到了。”

送走秦老,李雪站在药圃的高台上,望着暮色中的温棚。新苗已长到半尺高,叶片的水纹与雪纹愈发清晰,在晚风里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五湖四海的故事。远处的溪流叮咚作响,那是融雪汇成的春溪,正带着终南的灵气,奔向江河,奔向大海。

她忽然明白,所谓“根脉”,从不是困守一方的固执,而是敞开怀抱的接纳。就像这药圃的新苗,带着江南的水、漠北的雪、西域的风、雪域的冰、东海的潮,在终南的土里扎下根,却又将新的种子,借着风,借着水,借着南来北往的脚步,送往更遥远的地方。

夜色渐浓,学舍的灯一盏盏亮起。举子们围坐在灯下,阿禾在整理江南的香膏方子,巴特尔在抄写漠北的参种培育法,乌兰在翻译西域的草药图谱。李雪走进来,将秦老留下的海藻种子放在案中央:“明天把它种在溪边,咱们试试,看东海的草,能不能在终南扎根。”

举子们立刻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溪边的土够湿吗?”“要不要掺些海盐?”“能不能和冰魄草种在一起?”

灯光映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像映着无数颗跳动的星子。李雪知道,这药圃的故事,永远没有句点。就像这春溪,解冻后便一路向前,遇到山石就绕开,遇到沟壑就填满,最终汇入江海,却也不忘,源头处那片滋养它的土地。

而那些破土的新苗,会在时光里继续生长,抽枝,开花,结果,将五域的灵气,酿成更多温暖的药香,飘向每一个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