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676章 太医院探,兰草玄机

第676章 太医院探,兰草玄机(1 / 2)

晨雾还未散尽,太医院的朱漆大门已缓缓开启。李雪穿着身淡青色的医女服,跟着林辰走进这座红墙环绕的院落,鼻尖萦绕着浓郁却驳杂的药香——既有上等的野山参气息,也混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腥甜,像是某种蛊虫的分泌物。

“张院判在暖阁等着呢。”引路的小吏低着头,声音带着怯懦,眼角的淤青还未散去,显然是昨日被打的痕迹。

沈砚跟在后面,手按在藏在袖中的短剑上,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太医院的回廊上挂着历代名医的画像,画中人物的目光仿佛都落在他们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暖阁里暖意融融,张启明正坐在紫檀木桌后品茗,见他们进来,放下茶盏笑道:“林先生,李姑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他指了指桌上的医案,“这些都是最近宫里的疑难杂症,想请二位看看。”

李雪拿起最上面的医案,是位贵人得了“失心症”,症状是昼夜颠倒,胡言乱语。她指尖划过“脉象紊乱,似有虫动”几个字,眉头微蹙:“这不是失心症,是中了‘迷魂蛊’。”

张启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抚掌道:“李姑娘果然好眼力!老夫也是这么认为,只是这解蛊之法……”

“需用薄荷、艾草、雄黄熬成汤药,每日灌服三次,再用银针刺激百会、涌泉二穴。”李雪脱口而出,这些都是外婆医案里记载的法子。

张启明的笑容越发真切:“李姑娘的医术,怕是比你外婆当年还要高明。说起来,令外婆的《毒经》真是本奇书,可惜……”他故意顿住,观察着李雪的反应。

“外婆的医书早已遗失。”李雪不动声色地放下医案,“倒是院判大人的《毒经》,才是世间孤本吧?”

张启明的脸色僵了一下,随即哈哈笑道:“李姑娘说笑了,老夫哪有什么《毒经》。来,我们还是看看下一个病例。”

沈砚在暖阁里踱着步,目光落在墙角的盆栽上。那是盆罕见的“血叶兰”,叶片呈暗红色,脉络却泛着诡异的银光。他想起林辰说过,血叶兰是养蛊的绝佳容器,不禁握紧了拳头。

林辰注意到他的神色,开口道:“张院判的血叶兰养得不错,只是这花喜阴,放在暖阁里怕是不妥。”

张启明眼神一凛:“林先生也懂花草?”

“略知一二。”林辰的竹杖轻轻点地,“听说血叶兰配上‘蚀骨水’,能制成奇毒,不知院判可有耳闻?”

蚀骨水是蛊毒派的秘药,张启明闻言,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颤:“林先生说笑了,老夫行医多年,只知救人,不知害人。”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喧哗,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来:“张院判,不好了!端妃娘娘突然晕过去了,皇上让您赶紧过去!”

张启明脸色大变,起身就往外走,临行前深深看了李雪一眼:“李姑娘,改日再向你请教解蛊之法。”

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沈砚低声道:“肯定是他搞的鬼!想支开我们!”

“未必。”林辰走到血叶兰旁,竹杖轻轻一碰叶片,几片暗红的叶子竟簌簌落下,露出

瓷瓶里装着半瓶暗红色的液体,散发着腥甜的气味。李雪倒出一点放在指尖捻了捻,脸色骤变:“是‘子母蛊’的母蛊液!他在宫里养了子母蛊!”

“而且是养在血叶兰里。”林辰的声音冰冷,“血叶兰的汁液能滋养蛊虫,还能掩盖蛊气,真是好手段。”

沈砚一拳砸在桌上:“我们现在就去告诉皇上!”

“不可。”李雪拦住他,“没有证据,皇上不会信的。张启明是太医院院判,深得信任,我们贸然揭发,只会打草惊蛇。”

三人正商议着,引路的小吏又匆匆跑进来,脸色苍白:“林先生,李姑娘,张院判让你们去偏厅等着,他看完端妃娘娘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