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541章 三色籽的期盼

第541章 三色籽的期盼(1 / 2)

晨光刚漫过紫菀架顶时,周丫就踩着露水来了。她手里攥着个小布包,里面是昨晚用剩余的三色花粉和着蜂蜜做的花粉饼,烤得金黄,还冒着热气。

“林先生,您尝尝!”她把饼递到林辰面前,眼睛亮晶晶的,“春杏姐说加桂花蜜能去酸,果然好吃!”

林辰咬了一口,粉香混着蜜甜在舌尖散开,带着点沙棘的微酸,像把三地的味道都揉进了饼里。“不错,”他点头,目光扫过架下新铺的羊毛毡,阿古拉其绣的紫菀花在晨光里泛着软红,“阿古拉泰他们走了吗?”

“天没亮就走了,”赵墩子扛着水壶过来,壶身上还挂着阿古拉其送的铜铃铛,“说要赶在草原起风前回去,还说等我们的‘三色籽’成熟,就派最快的马队来接咱们去草原看花。”

春杏提着竹篮从田埂那头走来,篮里装着刚采的薄荷,叶片上的露水滚进竹缝,打湿了她的布鞋。“苏婉堂的老药农捎信来,”她把薄荷分给众人,“说荷花粉混授的法子在江南试成了,让咱们等着收他们的‘回礼’——新晒的莲子粉,说能做莲子糕。”

周丫嚼着花粉饼,忽然指着架上一朵花:“快看!‘粉边1号’结籽了!”

众人凑过去,只见那朵花瓣带粉边的紫菀下,已经坠着个指腹大的青果,被红绳系着,像挂了颗绿珍珠。林辰掏出《三地授粉账》,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果实:“才三天就坐果了,比普通籽快了近一半。”

“肯定是荷花粉的功劳,”春杏用指尖碰了碰青果,“江南的水汽养出来的粉,就是不一样。”

赵墩子蹲在羊毛毡上,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草原的样子:“等咱们的籽成熟了,先送一半去草原。阿古拉其说他们的羊最爱啃紫菀叶,混着‘三色籽’种的,说不定羊肉都带着甜香。”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是苏婉堂的伙计,骑着匹白马,马背上捆着个大竹篓。“春杏姑娘,林先生,”伙计跳下马,擦着汗,“老掌柜让送新出的莲子粉,还说……还说让你们尝尝江南的‘花露糕’,用紫菀花蜜做的。”

竹篓里铺着荷叶,一层层码着白生生的糕点,上面印着三瓣花的纹样——正是林辰画的“三色籽”标记。周丫拿起一块,咬下去,清甜里裹着淡淡的花香,像把江南的雨和谷里的风都含在了嘴里。

“老掌柜还说,”伙计补充道,“他们在江南的药田也系了黄绳,说红绳在谷里,蓝绳在草原,黄绳在江南,像三条彩带系着同个结。”

林辰望着竹篓里的花露糕,忽然觉得这糕上的三瓣花像在动,一瓣染着谷里的土黄,一瓣带着草原的天蓝,一瓣沾着江南的水绿,转着转着,就融成了一团暖。

午后,孩子们开始给坐果的紫菀搭支撑架。赵墩子削的竹条最结实,他说要学草原的法子,在竹条上刻上花纹,“这样风一吹,就像草原的经幡在唱”;周丫给竹条缠上红绳,每缠一圈就念叨一句“快快长”;春杏则把莲子粉和着水,调成糊状,轻轻抹在青果上,“老掌柜说这是江南的‘壮果汁’,能让籽更饱满”。

林辰坐在羊毛毡上翻《三地授粉账》,账页上已经记满了:“粉边1号,坐果3日,直径0.8寸”“混授配方二,坐果率87%”“江南莲子粉到货,试用于5号架”……旁边还贴着周丫画的小画:草原的骆驼驮着花粉盒,江南的船载着莲子糕,谷里的孩子举着红绳。

“林先生,”周丫忽然仰起脸,辫子上的紫菀花瓣晃了晃,“等‘三色籽’成熟了,咱们真的能去草原吗?阿古拉其说那里的星星比谷里密,能躺在羊毛毡上数。”

“当然能,”林辰合上账册,看着架上垂下来的青果,像挂了满架的希望,“还要去江南,看看黄绳系着的药田,尝尝老掌柜说的‘紫菀酒’。”

赵墩子正在给竹条刻花纹,闻言抬头:“那得带上俺的花粉饼,让草原的人尝尝谷里的味,让江南的人尝尝混着沙棘粉的甜。”

春杏笑着点头:“还要带‘三色籽’的样本,告诉他们这籽里有谷里的土、草原的风、江南的雨,种在哪都能活。”

夕阳斜照时,紫菀架的影子拉得很长,把红绳、竹架、羊毛毡都织进了一片暖黄里。周丫数着青果的数量,赵墩子给竹条上的花纹涂松烟墨,春杏则把莲子粉的用法记在账册背面。风穿过架间,带着花粉饼的香、莲子糕的甜,还有远处溪水的凉,像支没唱完的歌。

林辰摸出阿古拉其送的铜铃铛,挂在最粗的竹架上。风一吹,铃铛响起来,叮铃叮铃,像在说:快长吧,快长吧,等你饱满了,咱们就把这约定,撒向更远的地方去。

账册的空白页上,林辰写下新的一行:“三色籽,一日长一寸,一寸藏三地。”

个孩子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