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420章 沧海帆悬疗水蛊,药舟破浪向蓬莱

第420章 沧海帆悬疗水蛊,药舟破浪向蓬莱(2 / 2)

“是阿秀姑娘,”赶来的阿海叹了口气,“她男人上个月得水蛊病死了,孩子也被海浪卷走了,就时常坐在礁石上发呆,村里人劝了好几次都没用。”

林辰走上礁石,女子却像没听见似的,依旧望着翻涌的海浪。“海水虽能养育万物,也会带走很多东西,”林辰轻声说,“但滩涂里的海蓬子,礁石上的紫菜,不都在海浪退去后,好好地活着吗?”

阿秀姑娘终于转过头,眼睛红肿,脸上还带着泪痕:“活着有什么用?男人没了,孩子没了……”

“有用,”林辰指着滩涂上忙碌的渔民,“你看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风浪,可还是要出海,要生活。你会织网,会辨认海藻,这些都是活下去的本事,也是帮别人活下去的本事。”他从药箱里取出沈念画的药草图,“你看,这上面的海藻,你比我们认得准,能不能帮我们教村里的人?”

阿秀看着图上歪歪扭扭的画,突然捂住嘴,眼泪又掉了下来,却不再是绝望的哭,而是带着些微松动的哽咽。

第二天清晨,林辰发现滩涂上多了个身影,阿秀正帮着沈念采摘海蓬子,动作熟练得很。“她知道哪种海蓬子利尿效果最好,”沈念高兴地说,“还说等晒干了,分些给邻岛的渔民。”

林辰望着朝阳下的滩涂,海蓬子的绿叶上挂着露珠,在晨光里闪着光。他突然明白,所谓“治愈”,从来不止是治好身体的病,更是唤醒心里的希望——就像海蓬子在盐碱地里扎根,人也能在绝境里,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在舟山待了半月,水蛊病渐渐平息,林辰他们教渔民们用昆布、海蓬子预防疾病,还留下了炮制珍珠母的方法。离别的那天,渔民们划着小船送他们出港,船上堆满了晒干的海藻、珍珠母粉,还有阿秀织的渔网,网眼大小正好能漏掉小鱼苗。

“阿秀说,这样捕鱼,才能年年有得吃,”阿海笑着说,“就像先生说的,采药要留根,才能生生不息。”

船行至东海深处,突然遇见台风,海浪像小山似的砸过来,船身剧烈摇晃,沈念晕得趴在船板上,脸色惨白。阿默用归一剑将药箱固定在桅杆上,剑穗的珍珠在狂风里几乎要被扯断。

“把红景天拿出来!”林辰大喊,用海水煮了一大锅红景天茶,逼着每个人喝下,“这东西能抗缺氧,撑过这阵就好了!”

风浪最大的时候,船帆被撕裂,舵也坏了,眼看就要撞上礁石。就在这时,阿秀突然从船舱里钻出来,手里拿着个海螺,对着风浪吹响——海螺声穿透风雨,竟引来了附近的渔船。

“是‘引航螺’,”阿秀抹着脸上的雨水,“我男人以前说,遇到危险就吹这个,附近的渔船会来帮忙。”

在渔船的牵引下,他们的船终于驶出了台风区,停靠在一座小岛修理。岛上的渔民见了林辰药箱里的百草鼎拓本,突然说:“这花纹像我们岛上的‘海神石’,石缝里长着种‘还魂草’,能治溺水昏迷。”

林辰跟着他们去看海神石,只见一块巨大的礁石上,天然形成的纹路竟与百草鼎的图案分毫不差,石缝里果然长着种卷柏,叶片蜷缩如拳,遇水则舒展。“这就是‘九死还魂草’,”林辰惊喜道,“能活血通经,确实能治溺水!”

渔民们说,这石头是海神的化身,保佑着出海的人。林辰摸着礁石上的纹路,突然觉得,百草鼎的秘密或许不止于此——它像一条无形的线,将雪山的雪莲、西域的血竭、东海的海藻都串在了一起,而每一种药草,都是大自然写给生命的情书。

离开东海时,林辰的药箱里又多了海藻、珍珠母、九死还魂草,沈念的药草图也添了厚厚的几页,最后一页画着艘扬帆的船,船上载着药箱和草药,旁边写着:“药舟渡人,无论山海。”

阿默将归一剑重新裹好,剑穗的珍珠经过海风和海水的洗礼,亮得更加温润。“接下来去哪?”他问,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

林辰拿出影夫人的信,上面说七皇子已回到京城,正组织太医院的御医整理各地药材图谱,准备编纂一部《天下本草》,让各地的草药知识都能流传后世。

“回京城,”林辰望着东方的海平面,朝阳正从海里升起,把海水染成金红,“把东海的药草,也写进《天下本草》里。”

船帆重新升起,向着大陆的方向驶去。海浪拍打着船舷,像是在为他们伴奏,风声里带着海藻的清香,与药箱里的药味混在一起,酿出比任何香料都动人的气息。

林辰知道,这趟旅程还远未结束。

雪山的雪莲还在寒风里绽放,西域的血竭还在沙漠里凝结,东海的海藻还在潮水中生长,而他们的药舟,会继续破浪前行,把每一味药草的故事,每一个治愈的希望,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天下人都知道——无论身在何处,身边的草木,都可能是救命的药;而那些为了传播药香而奔波的人,本身就是一束光,照亮着生命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