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410章 杭城潮涌接新篇,药舟泛水渡众生

第410章 杭城潮涌接新篇,药舟泛水渡众生(2 / 2)

药熬好时,孩子已经开始抽搐。林辰撬开孩子的嘴,一点点把药灌进去,又用银针在他的“曲池”“合谷”穴浅浅地刺了几下——这是梦里“物理降温”结合“针灸开窍”的法子,他也是第一次在现实中用。

半个时辰后,孩子的体温终于降了些,红疹也没再蔓延。渔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先生真是活菩萨!这孩子要是没了,我也不想活了……”

林辰扶起他,心里却在发颤——刚才太险了,若不是两世的知识凑在一起,恐怕真要出事。他看着案上的银针和药方,突然明白上师说的“药无定法”是什么意思了——不是乱来,是把所有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只要能救人。

渔民的孩子好利索后,“百草堂能治急病”的消息很快传开,来学堂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连杭州知府都派人来请林辰去给老母亲看咳嗽。

“知府的母亲?”沈念紧张地攥着弹弓,“是不是跟苏州知府一样,也送冰糖?”

“说不定送西湖龙井。”阿默正在磨剑,归一剑的寒光映着他的侧脸,“听说杭州知府是个文人,最看重‘仁心’二字。”

去知府府衙那天,林辰带上了阿水——这孩子认水生药草厉害,而知府母亲的咳嗽总不好,林辰怀疑与西湖的湿气有关,想让他帮忙看看府里的花草。

知府的母亲是位和蔼的老太太,坐在廊下喝茶,旁边摆着盆水培的水仙。“老身这咳,犯了快半年了,夜里总咳得睡不着。”老太太叹着气,手里的帕子捂在嘴上。

林辰刚要搭脉,阿水突然指着水仙说:“先生,这水仙的根有毒!我爹说采莲时碰了它的根,手上会起疹子!”

林辰心里一动,仔细看了看那盆水仙——鳞茎饱满,正开着白色的花,香气浓郁得有些呛人。“老夫人,您是不是总闻这花香?”

老太太点头:“是啊,这水仙是我儿特意找来的,说香得很,能提神。”

“问题就出在这。”林辰笑着说,“水仙香气太烈,又在水里养着,湿气重,您本就肺虚,闻多了自然咳得厉害。把它挪到院子里,再喝点我们配的‘百合杏仁汤’,保管见效。”

知府半信半疑,还是让人把水仙搬走了。林辰留下方子,又让阿水教府里的仆人怎么辨识有毒的水生植物,才带着阿默离开。

回去的路上,阿水蹦蹦跳跳地说:“先生,我就说我认识的草有用吧!”

林辰摸了摸他的头:“是你心细。以后要记住,看病不能只盯着药,还得看看病人身边的东西——花花草草,锅碗瓢盆,说不定都是病因。”他想起梦里的“环境医学”,突然觉得这孩子比他更早懂这个道理。

杭州的冬天来得比苏州早,学堂的药圃盖上了稻草,孩子们却更忙了——忙着炮制过冬的药材,忙着给街坊熬预防感冒的“葱白生姜汤”,忙着在新做的药舟上画药草。

那艘药舟是影夫人让人做的,模样像乌篷船,却更小巧,能沿着西湖划,方便给湖上的渔民送药。船身被孩子们画满了药草:石头画了枇杷叶,阿水画了荷叶,丫蛋(从苏州跟来的)画了紫苏,沈念则画了个弹弓,说是“打跑病魔”。

“明天我们就坐船去湖上送药吧!”沈念举着船桨喊,眼睛亮晶晶的,“我当舵手,阿默哥划桨,林辰哥坐船头看有没有人需要帮忙!”

林辰望着那艘五彩斑斓的药舟,突然觉得它比任何画舫都好看。船身的“药舟渡人”四个字是他写的,墨色在夕阳下泛着光,像把钥匙,打开了两世记忆里最温柔的部分——梦里的救护车鸣笛,与此刻的船桨划水声,原来都是“奔向需要的人”的声音。

阿默把归一剑扛在肩上,剑穗的珍珠在暮色里闪着:“影夫人说,开春后要去扬州开分堂,问我们谁去。”

林辰看向孩子们,石头正在给药舟系红绳,阿水在检查船底的缝隙,沈念则在船头插了束干紫苏——他们的动作里,已经有了“先生”的样子。

“让石头和阿水留下守杭州,”林辰笑着说,“我们带沈念和丫蛋去扬州,让他们也学学怎么当‘舵手’。”

江风掠过湖面,带来远处的钟声,像在为新的旅程伴奏。林辰知道,这路没有尽头——百草谷的药苗还在长,终南山的雪还在下,苏州的薄荷香飘到了杭州,杭州的药舟又要驶向扬州。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药香还在,竹篓还在,那些在雨巷里、湖面上慢慢长大的孩子还在,两世的记忆就不算白来,医者的初心就不算枉付。

船桨轻摇,药舟泛水,载着满船的药香和童心,慢慢驶向湖心,像颗正在升起的星,照亮了杭州的冬夜,也照亮了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