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68章 灵脉新生,传承不息

第68章 灵脉新生,传承不息(1 / 2)

从葬魂渊归来后,净灵学院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春雨。细雨如丝,打在灵泉的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也滋润着学院后山的地脉节点——那里,新栽的清心草已冒出嫩绿的芽,在雨雾中轻轻摇曳。

林辰站在观星台上,看着雨幕中的中州大地。混沌珠悬浮在他掌心,散发着柔和的金黑光晕,与地脉深处传来的嗡鸣产生共鸣。自葬魂渊加固封印后,中州七处主地脉节点的灵气流动愈发顺畅,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带着草木生长的淡香。

“在想什么?”清月撑着一把油纸伞走上台,伞面上绣着净灵族的莲花纹样,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水痕。她将一碟刚蒸好的灵米糕放在石桌上,“阿芷说你今早没吃早饭,特意让我给你送来。”

林辰接过米糕,咬了一口,清甜的香气在舌尖散开:“在想师父说的‘堵不如疏’。”他看向掌心的混沌珠,“以前总觉得守护地脉就是拼命加固封印,却没想过要引导灵气自然流转,就像治水,堵得越狠,溃堤时灾害越大。”

清月在他身边坐下,油纸伞往他这边倾斜了些,遮住飘落的雨丝:“玄机子前辈或许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你看葬魂渊的七星窟,他没有强行压制灭世虫母,而是用蚀灵虫做引,再借地脉逆行之力疏导,只是影杀阁的人没能理解他的深意。”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新绘制的《中州灵脉流转图》,图上用金线标注着灵气的走向,在七处主节点之间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这是我结合净灵族古籍画的,你看这里——青云山的灵气可以分流一部分到万蛊岭,既能缓解青云山地脉的压力,又能滋养万蛊岭的土壤,让蛊师们不必再依赖蚀灵虫。”

林辰看着图上的金线,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法子好!就像人体内的气血循环,哪里淤堵了,就引导气血过去疏通。”他拿起笔,在图上添了几笔,“我们可以在节点之间修建‘灵渠’,用混沌之力和净灵之力加固渠壁,让灵气能顺着渠道自然流动。”

两人越说越兴奋,索性在观星台上铺开图纸,一边讨论一边修改,雨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远处弟子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安宁。

三日后,雨过天晴。林辰召集了中州各宗的修士,在净灵学院的演武场上公布了灵脉疏导计划。当《中州灵脉流转图》展现在众人面前时,演武场上一片哗然。

“灵渠?让青云山的灵气流到万蛊岭?这怎么可能!”一个白发老道连连摇头,他是青云阁的长老,一辈子都在研究如何独占青云山的灵脉,“灵气哪能说动就动,万一引流失败,导致青云山地脉枯竭怎么办?”

“就是!”旁边的散修赵五也附和道,“我们散修好不容易在边陲小镇找到处灵眼,要是被你们引走了,我们喝西北风去?”

林辰早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他走到图前,指着七处主节点解释道:“诸位放心,灵渠并非强行引流,而是顺着力道疏导。就像江河汇入大海,是自然规律,而非人力强迫。我们会在灵渠沿途设置‘调节阵’,既能防止灵气过度流失,又能按需分配,保证各宗、各城镇都能共享灵脉资源。”

清月补充道:“净灵族的古籍记载,上古时期的地脉本就是互通的,正是因为后来各宗独占灵脉,才导致灵气分布不均,甚至引发地脉枯萎。只要我们重建灵渠,让灵气回归自然流转,中州的灵脉会比以前更旺盛。”

风万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林兄和清月圣女的法子我信得过!青云阁愿意拿出三成的灵脉资源支持灵渠建设,就算真出了问题,我风万里一力承担!”

赤阳子也跟着表态:“丹炉峰也愿意参与!灵脉旺盛了,炼出的丹药品质才能更好,对大家都有好处。”

有了两大宗门的支持,其他修士的态度渐渐松动。边陲小镇的散修代表犹豫片刻,问道:“若是灵渠建成,我们真能分到灵气?”

“不仅能分到,”林辰笑道,“我们还会派弟子去各城镇指导修建‘聚灵阵’,让大家都能方便地吸收灵气,再也不用为了争夺灵眼而争斗。”

散修们顿时欢呼起来。赵五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林兄,之前是我糊涂,怀疑你独占灵脉,你别往心里去。”

林辰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为了中州的安宁,过去的事不必再提。”

灵渠建设很快开工了。各宗修士分工合作,青云阁负责开采修建灵渠的玉石,丹炉峰提供加固渠壁的丹药,净灵学院则负责绘制灵渠的路线和调节阵的阵图。林辰与清月亲自带队,沿着七处主节点勘察地形,确定灵渠的走向。

在万蛊岭时,他们遇到了些麻烦。当地的蛊师对灵渠心存戒备,担心灵气流入会影响他们豢养的蛊虫。林辰没有强迫,而是带着蛊师们参观了调节阵的模型,演示如何控制灵气的流量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