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上孤零零立着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而在那棵老槐树下,站着一个穿红衣的女子,在翠绿的树荫下格外扎眼。
她看着我,身形纤细,长发随意的散下来,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但是我看不清她的脸,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神秘。
正盯着那红衣女子的背影出神,眼前的画面突然像被风吹散的雾似的,猛地一转 。
再睁眼时,已置身于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
这屋子瞧着像极了古代的书院讲堂,四壁立着雕花的木架,架上整齐码着线装古籍,阳光透过糊着竹纸的窗棂,在青砖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屋子正前方,一位身着藏青长衫的长者端坐于案前,须发皆白,面容肃穆,手里握着一把乌黑发亮的戒尺,指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搭在尺身,目光扫过下方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竟也换了装束, 一身绣着暗纹的红色古装,身旁还坐着好些同我一样打扮的少年少女,一个个腰背挺直,眼神专注地望着长者。
“修行当恪守本心,戒骄戒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长者的声音沉稳如钟,缓缓在屋内回荡,手里的戒尺轻轻在案上敲了一下,发出 “笃” 的一声轻响。
我下意识地跟着身旁的学生们一同开口,脑袋随着念诵的节奏轻轻摇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少年人的嗓音清亮,此起彼伏地撞在木梁上,又轻轻落回地面,带着几分青涩的认真。
长者颔首,接着朗声念道:“不干扰他人因果,不参与他人命运,不被外物所影响。
敬畏天道,敬畏人道,敬畏法则,敬畏因果。不以为自身法术去为祸一方,不恃强凌弱。” 每念一句,戒尺便在案上轻敲一下,像是要把这些话深深刻进每个人的心里。
我跟着念得格外认真,可还没等把最后一句的尾音收住。
眼前的景象又一次天旋地转,下一秒,双脚已踩在了松软的河边草地上。
岸边杨柳依依,垂落的枝条拂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看见一群群银闪闪的小鱼在水草间穿梭。
我身边围着好些同龄的少年,正是方才讲堂里的同窗,大家手里都拿着简易的渔网或竹篓,吵吵嚷嚷地在河边扑腾。
有的蹲在岸边伸手去捞,有的脱了鞋踩进水里,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衣摆,却没一个能抓住灵活的鱼儿。
我则低下头眼睛紧紧盯着水里一条游得正欢的鲫鱼,趁它不备,猛地伸手一捉,握住了这条鱼。
“我抓住啦!” 我举着鱼朝同伴们喊,看着他们要么空着手跺脚,要么盯着竹篓里的水草叹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清脆得能惊飞岸边的蜻蜓:“你们也太笨啦,连条鱼都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