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月缺情长(1 / 2)

车轮碾过官道最后一段碎石路,夕阳的余晖给天上来渡那略显破败的码头涂抹上了一层暖金。远处繁忙的运河水面也泛着粼粼的金红色波光。王姝与早已按捺不住兴奋,掀开车帘东张西望,当看到码头上那一群翘首以盼的身影时,更是雀跃地差点从车上跳下去,被惊轲一把按住才老实坐好。

“哥!我看见了,那就是刀叔叔是不!呀,大家都在!”她像只出笼的小鸟,声音里带着蜜糖般的甜意。

马车终于稳稳停在码头旁。尚未下车,嘈杂而充满生气的声浪便扑面而来。与前次离开时那种压抑、衰败的气氛截然不同,此刻的天上来渡码头虽仍显简陋,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船工号子响亮,一袋袋显然是清河来的米粮、土产正被扛下停泊在不羡仙新船旁的货船。岸上临时支起的棚子下,几张桌案后坐着几个识字的汉子,正在为排着队的渡口百姓登记着什么,大概是分发物资。妇人们提着篮子,里面是新鲜的蔬菜、甚至还隐约可见油亮的腊肉,孩童们在人群缝隙中追逐笑闹。空气里弥散着米香、饭香和人声的热气,那曾经无处不在的饥饿与绝望气息,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忙碌和希望所取代。

“好小子!”

“少东家!”

“回来了!”

刀哥洪亮的笑声首先炸开,大步流星迎了过来,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惊轲肩头:“哈哈!你小子守时!三天,真回来了!”他身后,各路赶来的江湖豪杰纷纷围了上来,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意和敬重。

王姝与被忽略得有点小委屈,立刻从惊轲身侧闪出,娇声喊道:“刀叔叔!还有我呢!”

她戴着轻纱帷帽,鹅黄的裙裾在晚风中轻扬。虽看不清面容,但那通身的灵秀气韵和声音,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刀哥一愣,随即大笑:“哎哟!这丫头是?”刀哥看向惊轲,“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拐了个女娃娃!”

“我来送他上船呀!”王姝与理直气壮,亲昵地挽住惊轲的胳膊,“顺便看看神仙渡长什么样!”

惊轲感觉到妹妹如同粘人的小猫,半边身子都快挂在自己身上,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难得地牵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知道妹妹的心思,那失而复得的亲情是她最珍视的珍宝。她要用这种毫不掩饰的依赖告诉他:看,我有哥哥了,我要守着他,他在哪,哪儿就可以是我的家。

惊轲无语,只能挠头苦笑,现在这个时机,还不能在众人面前说出王姝与的身份。

就在这热情的包围中,惊轲的目光越过人群,与一道安静伫立的身影对上。

冯如之站在不远处的柳树下,依旧是一袭素雅的青衫,身姿挺拔如修竹。她没有立刻上前,只是隔着喧嚣的人群,远远望着惊轲。当看到他臂弯间那抹鹅黄色窈窕身影时,眸光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黯然,随即又迅速归于平静的潭水,只是那潭水底下,分明藏着一丝清冷。

刀哥早已张罗开来,当晚就在宽敞的渡口空地上,铺开篝火,摆起了简陋却丰盛的宴席。清河带来的米酒香醇诱人,渡口百姓送来的腌鱼、咸菜、新摘的蔬果满满当当地铺在席上,更有几大锅热气腾腾、油花滚动的红烧肉,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香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天上来渡过年了(虽然过年也没这么多好吃的)。

火光跳跃,映亮了每一张或沧桑或年轻的脸。碗筷的碰撞声、谈笑声、劝酒声汇成了最温暖的交响。王姝与很快成了全场的开心果,她摘下了帷帽,那倾城的容颜即便还有一层面纱遮挡在火光下也是美的不可方物。几杯蜜酒下肚,她小脸微红,兴致高昂地拉起旁边羞涩的女娃娃:“妹妹别害羞!来,跟姐姐学!”说罢,竟踩着不甚熟练的舞步旋转起来,轻纱飞扬,笑声如银铃,带动着气氛愈发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