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我在燕云做少东家 > 第211章 开封府内,卦启千山

第211章 开封府内,卦启千山(2 / 2)

赵光义食指在光滑的案面上轻轻一点,声音清晰而冷冽:“常平使沈义伦,以及前金明池督造将军,容鸢。”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惊轲。“俗话说江湖事江湖了,既是未央城和江南搞出来的乱子,你走一趟也是走,两趟算我欠你个人情。”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蛊惑与威压:“少侠武艺超群,行事果决,更难得的是身无功名牵扯,来去自由。若由你施以雷霆手段,将此二人悄无声息除去,一来永绝后患,二来也不惊动京师,更能彰显朝廷威严!事成之后,无论你是要加官进爵,还是要那‘不羡仙’从此在运河之上畅通无阻……都绝非难事。”

书房内一时间变得异常安静,只余龙涎香在空气中袅袅盘旋。赵光义的目光如同无形的网,等待着惊轲的抉择。

惊轲沉默了片刻,缓缓抬起头,目光坦然平视着这位年轻的晋王:“殿下此言差矣。”

赵光义温和的笑容微微一滞。

惊轲声音沉稳,字字清晰:“其一,草民已与沈先生有过深谈,此人与秀金楼或未央城并非一路,亦有匡扶正意、遏制祸乱之心。草民既已应承某些事情在前,此时再对盟友动手,背信弃义,与秀金楼昔日所为何异?”

“其二,”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妥协的力量,“这庙堂的棋盘,草民无心入局。秀金楼乃江湖公敌,清除此害是分内之义。至于朝堂权柄、派系之争……草民只是一介江湖浪客,不敢僭越,更无意涉足其中。”

他微微躬身:“朝廷封赏草民不敢推辞,此为为民除害之应有之意。然此事,恕难从命。惊轲告辞。”

说罢,不待赵光义再开口,惊轲便已转身,大步走向书房门口。他的步伐沉稳,背影挺拔而决绝。

赵光义脸上的温和笑意彻底消失,眼中闪过阴鸷与一丝难以置信的愠怒。他死死盯着惊轲离去的背影,握着镇尺的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发白,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却终究没有发出阻拦的指令。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这次请惊轲来本就是他自己的打算,未经大哥同意,没想到这惊轲竟还是个讲义气的主。

惊轲推开沉重的房门,清冷的日光重新落在身上。他看也没看两边肃立的侍卫,径直向外走去。庭院空空荡荡,酒祈风的身影早已不知所踪,想来是借故溜走,不愿夹在中间为难。

一路畅通无阻地出了开封府那威严的黑漆大门,门外的喧嚣市声瞬间将府内的压抑冲散了不少。惊轲下意识地吁了口气,将那股子令人窒息的权谋之气排出体外。接下来,该去码头了。刀哥还在天上来渡等着他去汇合,不羡仙重建的千头万绪才刚开始。

他抬步欲行,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门前的街道。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兀地闯入他的眼帘,径直向他而来。

那是一个女子。她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的青灰色粗布衣,样式古朴,并不属于开封城里任何一家绸缎庄的风格。背上斜挎着一个打着补丁的蓝色布包,看起来十分寒酸普通。但她走来的步伐,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空灵与韵律,与周围赶车小贩、行色匆匆的路人显得格格不入。她的脸笼罩在午后的阴影里,看不真切五官细节,唯有一双眼睛,异常清澈明亮,仿佛寒潭映星,平静地穿透了人潮的喧嚣,牢牢锁定了惊轲。

在离惊轲五步远时,她停下脚步,微微仰起脸,目光坦然地迎上惊轲带着几分审视的注视。

一个清脆如落玉珠般的声音,带着一点奇异的、仿佛来自山涧清泉的凉意,平静响起:

“铁口直断,消灾解难。这位少侠,形色匆匆,眉宇藏煞,行路恐遇坎……可要贫道,为您起一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