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湖上,三艘不太一样的船只正朝樊楼驶去,惊轲看向第一艘船,船头站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身姿挺拔,只是不间断的咳嗽,那一头白发最是惹人注目。
赵大哥说道:“你看的那个人是常平仓的常平使,沈义伦,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他南下巡查民情,扬州那边闹饥荒,他想让官家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但是据说要跟南边打仗了,所以……哎,对这个事你怎么看?”
惊轲笑了笑:“国家大事我不敢妄加评论,我也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民以食为天,国家的根本就是百姓,得不到民心,得不了天下啊。”
赵大哥撵着自己的胡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在想着些什么。惊轲却低头寻找,“完了!赵大哥!小福呢!”
赵大哥:“啊?我没见着啊,应该就是附近吧,小福——”
惊轲抬脚准备去找,却突然发现腰带上的一张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我去茅厕,不用等我。”
惊轲将纸条团了团,“小鸡贼的,一个不注意都溜了。”
赵大哥也瞧见了纸条,“没事的,估摸着就是孩子好玩,让她去吧,呦!你瞧!”
惊轲顺着赵大哥的手指看去,那是一只木头做的机关鸟,正朝着第二艘船飞去,船舱里走出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抬手接住了机关鸟。
“呦!”赵大惊呼,“怎的这女娃也来了!”
惊轲:“你认识?”
赵大:“金明池,就是那个正在造五牙大舰的金明池,她是官家钦点的督造官,墨山道的才女。”
第三条船率先抵达樊楼,撑船的是九流门弟子,那人惊轲还认识,正是在白马津将自己拉下水的饲鱼,船舱里走出来了个身高接近十尺的人,带着金色老鼠面具,身上裹着严严实实的蓑衣。
赵大:“好家伙,九流门的道主都来了,今天可真是精彩。”
惊轲:“那个稀奇古怪的大个子,就是道主?”
赵大:“对啊,鬼市子的老大,九流门的门主,厉害着呢,开封响当当的人物,话说贤弟,你不是来见东阙公子的吗,你怎么去见着他?”
惊轲:“这你就别管了,山人自有妙计。”
“那我咋办?”
“你?自己想办法。”惊轲走向岸边,“走了赵大哥,到咱了。”
船上已经有了一人,那人衣着华贵,面相尊严,只是在看到赵大哥的时候不易察觉的惊恐了一下。撑船的船夫对着惊轲和赵大说道:“挤挤吧客官,快嘞很,一会都到樊楼了。”
赵大将头扭了过去,惊轲无所谓的说道:“我都行。”
于是二人在那名男子对面坐下,一路上,赵大哥都在看着四周,那男子却一直盯着惊轲和赵大哥。
不多时,船只抵达樊楼。惊轲内心os:老子倒要看看这东阙公子到底什么逼格,要是骗人那就等着吃巴掌。